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發展鄉鎮企業推進新農村建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6日 09:43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目前全國鄉鎮企業轉移農民1.4億人,已佔農村勞動力的近30%,減輕了農業産業的就業壓力。實踐證明,鄉鎮企業的發展,為農民增加了收入,為集體、企業增加了財富,為國家增加了稅收,使得農民、集體、企業有錢可以投資農業,國家也有財力支持農業。(1月25日《經濟參考報》)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鄉鎮企業的發展成為加快農村城鎮化的重要載體,二、三産業向城鎮集中發展,帶動了農民的聚集,進而帶動了服務業和市場的興起,培植了小城鎮的産業基礎,壯大了小城鎮經濟,有力地推進了城鄉一體化進程。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重大政策。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中央部署,切實加強“三農”工作,農業和農村發展出現了積極變化,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農業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稅費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幹群關係明顯改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好形勢,對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正如中國青年鄉鎮企業家協會會長賀軍科在中國青年鄉鎮企業家協會第七屆會員大會上所表示的: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是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億萬農民的偉大創造,為擴大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推進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但同時也應看到,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仍然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農業基礎設施脆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決好“三農”問題仍然是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重大而艱巨的歷史任務。由於鄉鎮企業是加快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支撐,是實施農業産業化的帶動力量,是轉移農村勞動力的主要渠道,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徑,是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途徑。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黨中央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決策。在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征程上,鄉鎮企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記得回良玉副總理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曾指出:“隨著改革和發展的深入,鄉鎮企業發展面臨的環境、條件以及內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鄉鎮企業與‘三農’天然的內在聯絡沒有變,對縣域經濟不可替代的支撐和帶動作用沒有變。支持鄉鎮企業就是支持農民創業和就業,支持鄉鎮企業就是支持縣域經濟的發展”。胡錦濤總書記也指出:“發展鄉鎮企業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鄉鎮企業促進了農村各種資源的優化配置,改變了農村的産業結構和就業結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再次肯定了鄉鎮企業在解決農民就業增收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作用。這些都是從理論和政策層面對現階段鄉鎮企業的高度評價,這也是各地堅定發展鄉鎮企業的理論依據。

  當前,在發展鄉鎮企業上關鍵是要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即因地制宜選好項目,不斷加快調整産業和産品結構,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和名優特新産品,引導鄉鎮企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要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強化農副産品加工、儲藏、保鮮和運銷業,引導鄉鎮企業由初加工型向精加工型轉化;要結合小城鎮建設,積極發展商業、飲食、服務和旅遊等第三産業,引導農民正確處理好鄉鎮企業與農業的關係。對於國家明令禁止生産、生産能力嚴重過剩餘以及嚴重污染環境的産品,要堅決停止生産。同時,鄉鎮企業管理者要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弱勢,揚長避短,把結構調整同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結合起來;同推進農業産業化、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起來;同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結合起來;同新農村建設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鄉鎮企業和新農村“雙贏”的目標。(劉純銀)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任今航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