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7日 13:51 來源:
CCTV.com消息:網上新聞實在多,看看《天下》啥最熱?1月7日,CCTV.com網友登錄《網評天下》論壇就我們離現代化到底是近還是遠、豈能把“童子雞”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農民大國:當患後繼無人?説起等話題各抒己見。詳論請看--
▲ 我們離現代化到底是近還是遠
|
可以斷言的是,在今後的十數年裏,中國各地都將進入一個“現代化”的收成期。因為按照2000年前後各地紛紛推出的“現代化時間表”,一些地方正將迎來一個兌現之期。而在這一過程中,廣州市無疑拔得頭籌,率先進入發達狀態,並“站到了現代化的門檻上”。閱讀全貼>>>
【渭河飛狐】總的説來,我們還是離現代化越來越近,你看這幾年經濟的騰飛,各項事業的發展,都在向現代化邁進,可以説這幾年是經濟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只要按這個思路發展,我們的現代化就在眼前。
【魯岳】要説現代化離不開集體化道路,在個體經濟和包産到戶的政策下不可能去實現,因為前提條件受到了限制,更因為我們不是私人莊園或是集體農莊,在小生産者經濟中是不可能實現現代化的。
【海之鷹】“現代化時間表”,對於地域不同,進度也不同,遠與近也是相對而言的。
▲ 豈能把“童子雞”譯成“還沒有性生活的雞”
|
走進北京大街小巷的餐館,你很有可能會看到這樣的菜單翻譯:“螞蟻上樹”翻譯成“一堆在爬樹的螞蟻”,“驢打滾兒”翻譯成“翻滾的毛驢”,“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這樣的翻譯往往讓前來就餐的外國人摸不著頭腦,甚至引起誤會。詳情點閱>>>
【聽也行】 早在七十多年前,魯迅先生就有一篇關於“翻譯”文章。説出了對於直譯和硬譯的看法。現在我們國家這麼多的外語人才,難道還不能正確的和形象的作出這類文字的翻譯嗎?我想可能是商人沒有與文化人結合,沒有在這方面設入造成的吧?童子應為“未成年”或者“幼小的”。不知我的看法妥當嗎?
【魯岳】 這只不過是一種新鮮事罷了,是一個知識水平問題。
【齊君睿】從側面説明我們的翻譯語言水平在整體下滑。可悲。
▲ 農民大國:當患後繼無人?
|
這世界變化快,快得令人不可思議。曾幾何時,還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國、農民大國,8億人口土裏刨食,轉眼間,就開始讓人擔憂起“還有沒有人種地”的重大問題來。然而,我以為,這篇“以後誰來當農民”的“網上疾呼”,的確值得人們做一些“不那麼冷靜”的思考。無疑,在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制約下,8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産,勞動力嚴重過剩,改革開放政策使人口流動成為可能,過剩的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選擇,既然有農民外出打工,那麼留下來從事農業生産的勞動力總數就會相應減少。這是再簡單不過的加減法。至於為什麼外出打工的農民都是青壯年,且以男性居多,則是勞動力市場規律使然——在勞動力市場過剩的情況下,年輕力壯的總是更容易找到“銷路”。詳情點閱>>>
【渭河飛狐】土地的減少的確是一個問題,可城市化的邁進也是在解決農村問題的一種方法,只要經濟發展了,我們形成産業,對於土地可以機械化的工具去耕作,這樣要的人更少,人們只能通過工廠能就業。
【魯岳】是呀,現在人口流動自由,務工不受限制,哪有需要哪就有農民工,別人的需要也就是農民工的需要,這就是如今社會的一大特徵。可是這樣一來,種地的人就會越來越少,荒地越來越多,閒地越來越富於,糧食越來越減少,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這是不該發生的事情。
【海之鷹】““網上疾呼”,不是沒有道理的,不要以為是空穴來風。很多農村的壯勞力、強勞力都外出打工去了。
(版主拉拉整理)
責編: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