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02日 12:29 來源:
當2006年翻過最後一頁的時候,我們感慨良多。這一年,中央採取一系列措施,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致力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新的一年,我們共同期待房價降一點、學費少一點、藥費便宜點、收入增加點、工作好找點、社會和諧點(2007年1月1日《新華每日電訊》3版)
改革開放20多年,我國民生問題不斷得到改善的進程。所謂民生問題就是衣食住行,以及社會經濟相關的政治生活等問題。按照衣食住行來講,早就過了貧窮的時候。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民生問題也在發展。特別是在衣食住行以及在平等的權益以及社會分配等方面有自己新的要求。也就是説,和改革開放前一個時期的民生問題相比,現在面臨的民生問題將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複雜。更不容忽視的是:有些地方仍然存在不和諧的音符。如收入分配不公帶來的貧富差距的持續擴大;勞動關係失衡帶來的勞動者的權益不斷受損;傳統戶籍制度下的流動人口和城市固定戶籍人口的利益分歧帶來的對農民工的歧視現象。還有城鄉差距的擴大化和地區差距的擴大化,以及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等,而這些矛盾、這些問題的客觀存在並且持續發展,正在影響著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影響著我們國家社會生態的和諧。而要解決新時期的民生問題,更需要政治智慧,更需要合理有效的措施。
值得高興的是,黨中央已認識到這些問題存在的危害性,並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上高度關注民生問題,明確指出要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動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協調發展。儘管,從社會發展的目光來看,有事做、看得起病、上得起學、不受饑寒、不被拖欠工資、不被欺侮之類的願望,只是一些基本的、低層次的要求,但這恰是一種最正常、最正當、最不容忽視的要求。這種要求,就是我們平常所説的“生存權”,對於一些困難群眾來説,生存權就意味著一切,只有解決了生存問題,才談得上娛樂、休閒和其他精神生活,才能有更高層次的生活品質。因此,能否解決好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生計問題,是衡量各級領導幹部政績的一桿十分重要的標尺。
這就需要我們各級領導幹部首先要堅持富民優先戰略,更加注重增加人民群眾收入,更加注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注重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更加注重扶貧幫困,更加注重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更加注重協調社會利益關係,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當前尤其要進一步深化分配製度改革,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其次是在具體措施上,要針對當前廣泛存在的影響社會和諧的突出民生問題,把增加收入,改善就業、入學、就醫、住房等問題作為切入點,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針對性的政策和舉措,要警惕少數人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防止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在執行中變樣。各級領導幹部也要懂得:廣大群眾不是看你説了算什麼,而是看你為他(她)做了什麼。
另外,關注民生,重點是解決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等問題,單靠政府的財力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各界人士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支持政府、協助政府、共同營造相互關愛的和諧社會。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期待各級政府能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智謀事、用力幹事,多辦多數人受益的事,多辦群眾最急需的事,多辦長遠起作用的事,多辦力所能及的事,少喊空口號,少做表面文章,少擺花架子,讓房價降一點,學費少一點,藥費便宜點,收入增加點,工作好找點,社會和諧點,早日變成現實,這也是“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真實注解。(作者:劉純銀)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