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9日 09:49 來源: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應該平等保護勞資雙方合法權益,還是應該傾向於保護處於弱勢地位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自勞動者合同法進入立法程序之日起,這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問題。12月24日勞動合同法草案二審稿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記者注意到一個顯著的變化:立法宗旨由原來的“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變為“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前後語序之變,顯示出立法機關對平等保護勞資雙方權益有所強化。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一位負責人解釋説:“這實際上是一個指導思想性的修改。”
致力於勞動關係研究的鄭功成委員表示,勞動合同法立法的最終目的是構建和諧的勞動關係,把勞資之間的對抗盡可能通過法律規範使其走向妥協與合作,最後求得雙贏。他認為,草案維護的都是勞動者的正當權益,並未偏袒勞動者,也沒有賦予勞動者特殊的權益,基本體現了平等保護的原則。
凡此種種,可以看出勞動合同法草案是如何小心翼翼地避免出現“偏袒勞動者”、以及“賦予勞動者特殊權益”的情況。生怕資方代表不高興,生怕被人説是不公平。雖然消息中説:“今年三四月間,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向社會公開了草案一審稿,通過各種渠道創紀錄地收到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多達19萬餘條,前後兩種意見均有充分表達。”但最後,“不偏袒勞動者”、“不賦予勞動者特殊權益”的意見佔了上風,所以草案的立法宗旨由原來的“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變為“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前後語序的變化,耐人尋味。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學者和官員們對民營企業家的偏愛。從不追究“原罪”到“不清算民企第一桶金”,再到對民營企業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的不規範和失誤甚至失敗,要客觀看待、正確對待,“給予最大程度的寬容和理解”。
會説的不如會聽的。繞過這麼多的理論和詞令,最後的結論只有一個:勞動者永遠是“老二”,真正的老大,永遠屬於老闆。經濟繁榮靠的不是勞動,學者和官員倚重的是資本。只有資本可以滋生財富,象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正所謂人找錢不如錢找錢,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勞動者已經不再是最有活力最有創造性的因素了,勞動者只是一個陪襯和附庸。有時候,甚至是包袱和負擔。在某些學者和官員眼中,正是由於低素質的勞動者數量太多了,所以拖了社會發展的後腿。他們對資産者的關愛和厚望遠遠超過勞動者。所以,如果有人主張“偏袒勞動者”,無異於戳了他們的肺管子,那會要了他們命的。
寫到這裡偶然看到談《鞍鋼憲法》的文章,濃縮《鞍鋼憲法》,可以表達為“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工程技術人員、管理者和工人在生産實踐和技術革新中相結合。”即所謂的“兩參一改三結合。”現在呢,“兩參一改三結合”早已經被人丟到了腦後。工廠的工人,早已經“回歸”成雇傭勞動者。據説,日本的豐田人宣稱,其生産方式,來自於“鞍鋼憲法”。他們車間裏挂著的標語,直譯成中文,就是“兩參一改三結合”。—— 只是,不知道日本有沒有《勞動合同法》,如果有,是否也存在“偏袒勞動者”的問題?
我不知道即將出臺的《勞動合同法》是走在世界前列還是後列。也不知道學者們爭論的最終結果是要用國家意志“偏袒”勞動者,還是“偏袒”資産者?或者不偏不倚?不偏不倚,俗稱騎墻。騎墻,他們辦得到嗎?那需要何等高超的技巧和心機哦。真是難為你們了,中國的學者們。(作者:華瑩山農夫)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李瀅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