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4日 11:27 來源:
近日,瑞士聯邦蘇黎世技術學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喬治亞理工學院、日本的東京大學、中國的清華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巴西的聖保羅大學理工學院和德國達姆斯塔特技術大學的科學家和教育專家,發表共同聲明以及針對未來教育的建議,其中包括:全球化能力需要成為畢業生的關鍵能力之一;學生、研究人員和教授的跨國流動應該提上議事日程。(12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在加入WTO以後,我國的人才觀念正與國際接軌,大學生這個曾經的金字招牌正在失去光澤。當前,一方面是一些高校就業指導老師半埋怨半感慨:就業咋就一屆不如一屆,難道“精英”真的與大學無關了?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為招聘不到合適人才而犯愁。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反差,主要原因:一是中國社會長期以來形成了國家資源過度向精英階層集中的現象。什麼“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什麼“學而優則仕”等等,這些傳統的儒家思想所編織出來的“精英情結”深深地束縛住了人們的觀念。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人認為“上大學=成功=社會精英”,在這種單向思維的影響下,於是就有一些便成了古時讀書走仕途的現代翻版。其實人人讀書上大學是一件好事,但是一旦形成上大學是成為社會精英的充分條件這樣的認識時,人們的就業心態就會變得狹隘,而擇業的自主性和多樣化也就會大受限制。二是不少家庭中根深蒂固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光耀門楣”的觀念,更是加重了千辛萬苦闖過高考獨木橋的大學生們“精英情結”的“泛化”,而這種“泛化”的後果是:造成大學生對薪資期望值過高,抑制了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造成了局部地區和局部行業人才的過剩,因為大家都希望留在發達的大城市中,都只希望學金融、會計、計算機等熱門專業,所以市場上也才會出現年薪數十萬求一焊工或鉗工而不得的現象。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必定會從精英階層向大眾化普及。但是當“精英情結”的“淡化”速度沒有趕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普及速度時,社會價值取向的單一、對白領文化的推崇和種種不合理的職業歧視現象便會出現。有關媒體報道,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有關負責人在解讀考生關心的就業問題時提到,大眾化時代的大學生不能再自詡為社會的精英,要懷著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心態和定位去參與就業選擇和就業競爭。這次來自歐洲、亞洲和美洲6個國家,包括清華和上海交大在內的8所世界知名大學教授,在國際汽車系統供應商大陸集團的倡導下,對此展開了專項研究,並“診斷”:傳統教育,特別是傳統的工程學教育無法適應全球化挑戰,而全球化能力亟須成為畢業生的關鍵能力之一。所以未來“精英”不再由大學獨家生産,而是由將教育和職業實踐相結合的合作夥伴聯合“製造”。
什麼是大學?大學之“大”,乃是全面、普遍、高深、超越之意;大學之“學”乃是精神、思想、探索、創造力之旨。正如有人所總結的:大學就是現代文明的象牙塔。它不掌握現實權力,也不是經濟、政治的工具,但在整個文明體系中擁有獨立的文化權威。大學的核心使命是什麼?大學要主導社會潮流,引導社會發展方向,而不是成為時代的應聲蟲。大學生要給予人們把握和改變現實的力量。同時,廣大大學生們應該明白,文憑只能代表自己之前的表現與學習能力,並不能代表自己在社會上的適應能力與工作能力。是否是精英不是看吸收了多少,而是要看發揮多少!因此,大學生要成為社會上的“精英”,不僅要認識社會,更要有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的綜合素養,這些素養不僅包括技術和方法能力,還有一些個人能力,例如願意承擔責任,致力於終身學習、還有領導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比如跨文化技能等。只有得到認可,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精英”,否則徒有虛名,會給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作者: 劉純銀)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