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民晚報》報道,在日前舉行的一次建築論壇上,著名房産開發商潘石屹與清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周榕展開了激烈論戰。周榕批判目前房地産商存在“與人民為敵”、“宣揚拜金主義和腐朽的生活方式”等“四大罪狀”,將“最終自絕於人民”。潘石屹則認為,房産商的營銷手段,都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人們對房産商的社會期望值不能太高。
周榕所列的“四大罪狀”無非是在談政治,潘石屹卻是在談經濟;一個強調“政治理想”,一個強調“市場規律”,兩人完全處於兩種不同的話語體系之中。可著名時評家盛大林先生就此問題發表評論時痛斥房産商別把經濟問題政治化。在他認為這是兩個體系,兩種標準。要弄清是非,必須先搞清楚:房地産是個政治問題還是經濟問題?周副教授挑起論爭是想討論什麼問題?如果是政治問題,那當然應該用政治標準來評判;如果是經濟問題,那就應該以經濟規律為準繩。另有時評家認為這是一個經濟問題,不能把其政治化。
但我認為,房地産問題既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我們所處的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不涉及政治的經濟問題,也不存在不包含經濟內容的政治問題。在社會科學體系中,經濟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兩個兄弟。列寧同志説,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的確是這樣,不同社會階層在經濟關係中的地位不同,一定會在政治格局上表現出來;反過來,政治博弈的勝負,又必然會導致經濟利益在不同社會階層間的重大轉移。很多人歷來都認為政治和經濟沒有關係,他們認為政治就是政治,經濟就是經濟,總是脫離經濟空談政治,或者脫離政治空談經濟。例如怎樣實行民主啦、怎樣實行法制啦、怎樣政治改革啦、怎樣保障人權啦,什麼自由平等博愛啦。還有人質問經濟改革了,為什麼政治不改革,這樣的問題讓人聽了都感到可笑,他們不知道政治改革實際是先於經濟改革的,他們這樣的觀點仍然是基於經濟和政治沒有關係。政治和經濟真沒有關係嗎,真是兩條軌道上並行的互不干涉的兩列火車嗎?不是。政治和經濟的關係就如同,政治就好比蛋殼,經濟就好比蛋液,政治是保護經濟的,離開經濟,政治就沒有意義了。
這樣看來,不管是學者也好,還是房産商也罷,既便是時評家,都要把房地産問題既當做經濟問題,又當做政治問題對待。房地産是國家今年調控的重點,為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諸如今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建設部等九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也就是《國六條配套細則》中提出了“優先保證中小戶型、中低價位商品住房用地”的供地方針。同時國家又出臺了《限套型限房價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設和銷售管理辦法》,國家九部委頒布《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這實際上就是國家利用政治手段來干涉調控經濟問題,如其不然房地産就成為一個沒人管的孩子,任其自由發展,這樣既害苦老百姓,又使國家遭受損失,發展到一定程度最終受害的也是房地産商,同時房地産商也要時刻關注國家的政策,時事,及時對業自己的房地産進行調整,別讓經濟超越了政治。政治和經濟就如同一對好親兄弟,又如何能夠被區分得開?
大家想潘石屹是在談論政治問題,但使用的卻是經濟話語;周榕談的是經濟問題,但使用的卻是政治話語,恰恰潘和周是在談論同一個問題的兩個側面。房産商只要不違法就可以採取各種手段謀求利潤,如果其違法政府就應該查辦他。11月15日《南方都市報》報道説,韓國房地産也困擾著韓國政府,儘管最近韓國總統盧武鉉大力抑制房價,但種種努力收效不大。14日韓國總統府宣佈,建設交通部長官秋秉直、青瓦臺宣傳首席秘書李百萬和青瓦臺經濟輔佐官丁文秀,因房價過高辭職。從這裡也看出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正是這樣韓國建設交通部長官秋秉直、青瓦臺宣傳首席秘書李百萬和青瓦臺經濟輔佐官丁文秀才能辭職。所以,房地産問題既是政治問題也是經濟問題。
(渭水河)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朱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