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上有兩條報道看似毫不相干,筆者卻從二者當中找到了相同的論點。
第一條報道是: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在《求是》雜誌上撰文説,少數地方的領導幹部不惜以犧牲生態來換取經濟增長,結果造成“幾位幹部出政績,幾代人吃惡果”的現象。(2006年11月19日中新網)第二條報道是:黑龍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對全國72個行政村的10401名農村老人做了一次調查,發現他們人均年收入只有650元,三餐無保障的佔5%,沒有替換衣服的佔69%,有病吃不起藥的佔67%。(2006年11月19日新華網)
在第一條報道中,賈治邦提出“綠水青山也是政績”。在第二條報道中,翟玉和的調查結果表明:完善農村養老保障,政府必須舍得花錢。這就是説,社會保障也是政績。從理論層面看,“綠水青山也是政績”,“社會保障也是政績”,都是科學政績觀題中應有之意。然而,從實踐層面看,在一些地方和部門,雖然嘴上沒説,但事實上卻把政績分成了“硬政績”和“軟政績”。所謂“硬政績”,就是以GDP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成績。所謂“軟政績”,就是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成績。
為什麼一些地方和部門把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成績看成是“軟政績”呢?因為現在單純以GDP論英雄的政績考核機制還沒有完全改變。有些地方和部門,考察幹部政績,過去根本就不看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工作,只看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近年來中央強調樹立科學政績觀,他們才把環境保護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工作納入考核範疇,但是,這些方面的工作成績也往往被當作“參考項”。也就是説,這些方面的政績在決定幹部升遷當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更有甚者,個別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GDP增長、以擱置社會保障甚至挪用社保資金為代價換取經濟項目投資的幹部不但沒有受到處分,反而得到提升。
貫徹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必須改變把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成績當作“軟政績”的情況,讓“軟政績”“硬”起來。怎樣才能讓“軟政績”“硬”起來?在筆者看來,首先應該樹立這樣兩種觀念:其一,沒有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工作成績的政績是殘缺不全的政績。其二,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GDP增長、以擱置社會保障甚至挪用社保資金為代價換取經濟項目投資,不是政績,是劣跡,是違紀。其次,建立這樣一種機制:在幹部政績考核中,對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工作也像經濟工作一樣實行量化考核,實在難以量化的,就用民意調查得分替代。再次,形成這樣三種導向:其一,用人導向,對應該有而沒有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政績的幹部,不能提拔重用。其二,獎勵導向,對應該有而沒有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政績的幹部,不能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其三,輿論導向,對應該有而沒有環境保護、社會保障等方面政績的幹部,不能作為先進典型在主流媒體宣傳。 (作者:羅天柱)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傅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