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口市一糖廠平時大肆排放超標污水,為了應付省環保局執法人員的檢查,竟然直接抽取清澈透明的地下水,冒充經處理的達標排放水,而注入排污口。省環保局王局長怒斥其弄虛作假,並表示將依法給予嚴肅處理。(河南商報2006-11-9)
省長怒斥環保局長,局長怒斥作假糖廠。怒斥則聲色俱厲,懲罰也時有所聞。但是,致污企業卻生命不息,“污染”不止。問題應該不外乎這幾個方面:企業主惟利是圖,其瘋狂的逐利本性使然;企業所在地政府惟“好處費”是瞻,對污染企業放縱、包庇,甚至和企業勾結,同流合“污”;上級有關部門對下級政府和企業監管不到位,處罰力度不夠。
一些廠主置環保法律法規于不顧,怎樣省事怎樣來,怎樣賺錢怎樣來。他們不投資環保設備,或者變著花樣,儘量少投資。廢水、廢渣、廢氣,長期污染著河流、莊稼和天空。使錦繡河山惡化作“盡銹”河山和“盡臭”河山。企業肥了少數人,卻坑苦了廣大群眾。週口市當地一位李姓村民説,這兩三年河水污染,一用來澆地,莊稼就被燒死了。另一位王姓村民説:“上次下水撈東西,上岸後身上就起了很多紅疙瘩。”河邊鄭老家村的詹姓村民説,河水污染嚴重,水井的水有一股鹹味。企業對環境的污染,已經達到了何種嚴重嚴重的地步。處於這樣的惡劣環境中,村民們有什麼生活質量可言。
廠主總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潤,他們一般不會主動上馬環保工程,即使購置有環保設備,他們也總是時用時停,甚至讓環保設備閒置。坑害的是別人,花的錢卻是自己的。花錢像剜心頭肉一樣,他們哪下得去手呢?治理污染,必須依靠“外力”不可。環保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環保不是小事情。政府必須採取強力措施,決不能讓重度污染企業生存。“誰坑害群眾一陣子,政府就坑害誰一輩子”。拿出“拆遷辦”那樣的力度,來整治污染企業,何愁水不清,天不藍?可惜,在一些地方,政府常常與污染企業眉來眼去,暗送秋波。
河北省蠡縣辛興村大上污染項目,使白洋淀上遊的孝義河,惡臭撲鼻。“污水不僅毒死了魚,泡死了樹,還污染了空氣和地下水。近年來,附近幾個村生怪病的村民大量增加,特別是俺們南宗村離污水最近的一個800余人的小區,近三年死於癌症的就有35個。”當地一位李姓村民説。(經濟參考報2006年11月08日)就是這樣一個受到嚴重污染的村莊,其村委會會議室的墻壁上,赫然挂著一塊蠡縣縣委、縣政府于2004年4月頒發的“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先進村”牌匾。村裏最大的排污企業主王某董事長,還被縣裏直接任命為村黨委書記。
治污難,治污難,治污到底難在哪,這不是很清楚的事嗎?一些污染企業頭罩光環,企業主有恃無恐,而普通百姓則哭訴無門。當地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負有某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河南省環保局王局長表示,將嚴肅處理弄虛作假企業。必須把他們“處理”得今後不敢再違規。追究企業責任,也應該查明企業“背景”,看有沒有官企勾結之類的違法亂紀問題。如果有,必須連“官”們一併嚴厲查處。祖國的壯麗河山,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錦繡河山,再也不能“盡銹”下去了。 (作者:金秋碩果)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