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有一篇《翠鳥》的課文。2003年,這篇課文的最後一段關於老漁翁和孩子的對話,被編者作了“生硬”的改編。當年9月,一篇《教學札記二則》的文章及時發表在小學基礎教育權威刊物《小學教學研究》上,該文對《翠鳥》的改編提出了大膽的質疑!現在,我們看到的《翠鳥》又恢復到了原來的版本。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慶陽市寧縣良平鄉惠家小學的代課老師惠志敏。他在該刊物上發表的教學論文,曾經填補了當年慶陽地區教育界在全國性刊物上發表小學教研論文的空白。(11月6日 每日甘肅)
代課了21年,在五尺講臺上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用出色的教學成績書寫了自己的人生,以致于僅42歲的惠志敏兩鬢都已花白。然而,不管其如何割捨不了這份教學情,他最終以七分之差與轉正失之交臂。惠志敏的遭遇,在讓人遺憾之時,更讓人深思。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説,惠志敏被辭退,這是政策使然,這也體現了政策的公平性和嚴肅性。可在筆者看來,政策的這種公平性其實隱含了某種不合理的因素,甚至説過於死板和教條,而鮮有靈活性。尤其是對惠志敏這種熱愛教育事業,且在教學中有自己獨特之長的教師,其完全勝任教師工作,就應給予重點考慮或延聘,而非一刀切。試問,那些公辦教師有幾人能“填補空白?
據悉,1987年初,惠志敏第一篇語文教學研究論文《淺談教學設計》在全國性權威教育刊物《小學教學研究》上發表,在教育界引起了轟動。2002年,他撰寫的《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被《中國教育報》登載後,被評為“教育素養與學生成才筆談”論文一等獎。他因此被《中國教育文庫》和北師大主辦的《中國基礎教育》雜誌分別聘為特約編輯;同年,香港《中國教育改革》雜誌社轉載了《教學札記二則》,對方還來函邀請惠志敏前往香港參加學術交流會。
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代課老師離開了自己心愛的講臺,帶著傷感、帶著遺憾。儘管這是政策的原因,卻折射出了教育體制之癢,反映出了在教師任用制度上的不盡人意及其弊端,重理論、輕實踐;重文憑,輕能力。教學經驗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特別是對那些紮根貧困山區且勇於探索的教師,他們本身就已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勞動,何況其工作實績令人刮目相看,就當從政策上尊重他們的勞動,保障他們理當享有的權益。
或許,惠志敏僅僅只是千千萬萬代課教師中的一員,但他們的處境豈能一“考”定終身?畢竟,教學能力、教學水平才是衡量教師的基本標準。(作者:陸志堅)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