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民主與法制時報》10月16日的報道:當王懷忠、肖作新當政時期的阜陽官場的貪官們排著隊在各地法院接受審判時,原本風平浪靜的皖東殺出一匹黑馬——滁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定遠縣原縣委書記陳兆豐,成為安徽第一巨貪縣令。定遠縣共有37個鄉鎮,無一不向陳兆豐行賄。
由此,我想到近年來看到的報道,一些地方的鄉鎮、縣直科局的領導為了能夠當官,幾乎無一不向縣(市)委書記行賄。這“無一不行賄買官”不得不引起我的思索,它究竟折射了什麼?
一、折射了當官的含金量高
我相信,這些“無一不行賄買官”的官員不會不知道行賄買官是一件不光彩的事,甚至是一件違法亂紀的事情,但為什麼要厚顏無恥的去做呢?無非是當官的含金量高。
從表面看,在鄉鎮或者縣直科局當一個科長級別的官吏,一個月也就是千來元的工資。然而,實際上呢?這千來元的工資對於在一個鄉鎮和縣直科局的“一把手”來説,一是可以基本不用(目今,哪個鄉鎮政府和縣直科局的公款吃喝款不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有一個科局一年的“接待費”是200多萬元;車輛使用費是近十萬元和幾十萬元;還有説不清道不明的辦公費、差旅費,足以夠那些為政不清廉的官員揮霍的了),二是可以增值。何謂增值,就是説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權力去貪污受賄。
目前,我們國家對“一把手”監督的軟弱,不僅僅限于陳良宇這樣的封疆大吏,李大倫這樣的“五品知府”,陳兆豐這樣的“七品縣令”,同樣適合這些鄉、保長和“宋押司”(宋江)這類書吏式的人物。所以,有一名還有點良心的官員對我講:“我們這些人實際上是靠自己的道德、良心來約束自己”。
不僅那些“一把手”們有著“豐碩成果”,那些副職們僅從表面看,一年的收入比普通幹部也豐盛得多。這就是美其名曰的公務消費與職務挂鉤。
當腐敗逐漸形成一種生活方式時,道德、良心也就無法約束自己了。
還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不是不可能的。
當我們明白當官有如此多的“好處”,我們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有如此多的人要買官,和有如此多的人要報考公務員?
二、折射了選官制度的落後
對於如何選拔官吏,我國幾千年來都是實行的委任制。封建社會裏,所有的官吏都是由皇帝一人任命的,因為那時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共産黨執政後,實行黨管幹部,因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員都是先由黨委確定,再按程序任命。這,似乎無可厚非。然而,不論怎麼説,在通常情況下委任制落後於選舉制應該是事實。
問題還不僅僅在這裡。問題在於目前對於官員的任命,並不是真的是由黨委任命的。如果真的都是由黨委集體確定的話,要買官,必須要向整個黨委成員買。這一是成本高,二是風險大,如果黨委成員有一、二人原則性強,不能拿到桌面上的東西就不能夠成功。然而,現實中,真正能夠“代表”黨委的,基本上是黨委書記一人。黨委書記一人,基本上可以像古代的皇帝一樣,對他所管轄的官吏擁有絕對的“生殺權”。所以,要買官,通常也就只需向黨委書記一人買就行了。共産黨中央制定的一些好的政策、程序,在地方黨委書記的權力下都成了擺設。
三、折射了官員道德的普遍敗壞
無一不行賄買官還折射出了當今一些地方官員道德的普遍敗壞。
對於買官,歷來為正人君子所不齒。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了許多高風亮節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大義,真的能像孟子説的“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寧願玉碎,不願瓦全。中國共産黨人就是中國近、當代史上的這批人。一想到他們的壯舉,就令我們這些人熱淚盈眶、熱血沸騰。
然而,同樣也是中國共産黨人中的一員,為什麼在今天這樣的不爭氣,幹出買官賣官這些不齒於人的事?在和平年代,他們為了一己私利,可以不惜出賣靈魂買官。如果在戰爭年代,這些人一旦當了俘虜是否能夠保住氣節不叛國投敵就很難説了。
官員道德的普遍敗壞,進一步證明了胡錦濤同志關於建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及時、正確。(作者:方飛4)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