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央政治局10月23日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醫療衛生事業是造福人民的事業,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係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也關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關係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人民群眾健康水平不斷提高,是人民生活質量改善的重要標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是實現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體現,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新華網10月24日)
中央政治局的學習內容是風向標,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六中全會後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就專題學習和研究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問題,表明黨中央對關係億萬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高度重視,而總書記的講話為當前引起各方關注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定下了調子,那就是:“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讓人民群眾共享基本衛生保健服務。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持續不斷地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社會和諧的過程。目前凸顯的社會矛盾和問題中,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反應最為強烈。主要原因是: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被淡化,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嚴重不足、政府監督管理缺位,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醫療衛生市場化改革弊端顯現,醫療資源配置存在結構性矛盾、農村和社區公共醫療衛生薄弱,公共衛生預防體系建設被忽視,藥品和醫用器械生産流通秩序混亂、造成藥價虛高,等等,不一而足。
讓人民群眾共享基本衛生保健服務,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無論是公共醫療衛生的改革和發展都要堅持公益性質。政府不能回避責任,不應將責任推向社會和市場,放任自流,要加大投入,強化監管,提供服務,維護規範的醫療衛生秩序。二是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的目標”是改革的方向,但醫療衛生市場化取向的改革還須繼續探索,不容抹殺,因為最終建設我國13億人口多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醫療衛生保健服務體系,政府不可能全包,還必須依靠市場化醫療衛生改革,這是大勢所趨。三是當務之急要調整不合理、不公正的醫療資源配置,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在農村和城市的社區,構築好我國農村普遍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城市推廣社區衛生服務這兩張網,為中國老百姓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障。四是改變當前重治療輕預防的局面,把疾病預防工作重視起來,由政府引導拿出更多財力和人力,重視健康知識傳播,重建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公共醫療衛生體系。
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和圖景,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乎人們的全面發展,關乎社會和諧穩定。這樣美好的願望只有在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經過我們的艱苦奮鬥才能實現,我們盼望這一天早日到來。 ( 晨曦wt )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