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房價為什麼會飛漲,老百姓並不全明白其中的奧妙,只是覺得這房價漲的太快,快的有些離譜了,甚至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是真的,擔心以後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這一輩子也別想住新房子了。就算是可以貸款,來個二三十年的還貸,壓得一輩子透不過氣來,不要説讀書和醫療等日常生活以及其他的開支了。
現在居然有人説“房子供不應求是假象”,這可要看個究竟。政府對土地嚴格控制就會造成房子供不應求、房價上漲嗎?昨天,研究規劃和土地政策的知名學者、美國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總裁助理丁成日博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房子供不應求是假象,現行房地産融資模式和預售制度才是房價上漲真實原因”。“房地産滾動開發需要大量資金,預售可提前回籠大筆資金,憑什麼在房子沒建好的時候就吸引消費者先付錢呢,就是要讓消費者認為房子‘奇貨可居’、房價會不斷上漲,在這兩種情況下,消費者才願意先付錢。”丁成日博士的話一針見血,使人茅塞頓開。
其實早在今年5月1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措施,審議並原則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成果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其目的就是為了抑制房地産投資增長和房價上漲過快,切實解決好老百姓所關心的“住房難,住房貴”的問題,採取了六個方面的措施。這六項措施很快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中央方針政策非常明確,老百姓希望當地政府儘快開始行動起來,抓緊搞好這一事關和諧社會的民心工程。
從5月17日到現在,已經過去五個月的時間了,但房價上漲沒有得到有效抑制。“前三季度,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5.6%,漲幅回落2.4個百分點。”“儘管大中城市房屋漲幅呈現回落態勢,但記者發現,宏觀調控影響不一,當前少數城市住房價格上漲仍然過快。”不客氣地説,地方政府對房價控制沒有達到讓人民群眾滿意的要求,讓人實在難以接受。古人尚且知道“安得廣廈千萬間”的道理,現代官人怎麼就麻木了。難道是又有“特殊利益集團”從中作梗?安居才能樂業,這是大家都明白的,它是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但老百姓苦於房價太高,因而只有望樓興嘆了,“廣廈千萬間,何時皆歡顏”?(作者:海拉爾鷹)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