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環保專項行動需地方政府支持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11日 12:45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根據國家七部委《2006年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要求,今年環保專項行動的工作重點是:集中整治威脅飲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隱患,集中整治工業園區的環境違法問題,集中整治建設項目環境違法問題。9月下旬,記者跟隨今年環保專項行動督察組到貴州採訪時發現,地方保護、瞞報謊報、“三同時”執行不夠、行政責任追究難等問題成為環保專項行動的難點。(10月11日《市場報》)

  自中央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以來,提倡環保、節能降耗是當前經濟發展中備受關注的一個熱點,一些專家也提出,將強化地方環保考核作為繼銀行信貸、土地供應之後,調控一些地方經濟發展過熱的又一個手段。如廣東等不少地方已將排污控制指標納入地方幹部政績考核,真正將環保成效與“帽子”挂鉤,以強化環保的經濟調控職能,保護環境,促進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然而前不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盛華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跟蹤檢查有關環境保護法律實施情況時曾指出,儘管中央已經明確提出,不要盲目追求和攀比速度,但各地提出的經濟增長指標普遍高於7.5%,而且有層層加碼之勢,越往下面指標越高。令人擔憂的是不少地方發展經濟主要還是依賴高投入、高消耗。這無疑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為儘快遏制這種不良勢頭,特別是針對近期環境污染事件頻發,一些地區因環境污染問題引發群體性事件,敏感地區、交界區域環境污染不斷以及上半年主要污染物總量不降反升等問題,國務院七部門聯合派出督察組,對全國環保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督察。從整體上看,環保專項行動的深入開展使違法排污上升的勢頭得到一定遏制,但“靠攫取資源賺錢,靠污染環境致富”、“少數人受益,多數人受害,全社會買單”的社會現象依然突出,邊整頓邊反彈現象也比較普遍。一些企業違法排污手段更趨隱蔽性,大企業偷排偷放、小企業聯片污染反彈等損害群眾環境利益的事件在一些地方還相當突出。

  環保工作中央重視,群眾熱盼。但一些地方為了發展經濟,招商引資心切,不惜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降低環保門檻。正如許多基層環保部門所反映的,由於受多種因素制約,“經濟要發展,污染難避免”,他們對環保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無奈和消極情緒,也就是説:環保工作“兩頭熱中間冷”現象也反映出我國環保體制亟待改革。

  首先必須努力消除現階段條塊分割,部門職能交叉,相互掣肘的管理體制弊端,建議實行垂直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消除環保部門的執法顧慮,才能加強環保部門執法監管的權威性、統一性,才能徹底根除“貓”幫“老鼠”之類的事情發生。儘快在全國建立健全“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環境執法監管體制。

  其次要確立綠色GDP考核評價體系,採取剛性的環保考核指標,對於環保工作採用“一票否決制”,以確保經濟增長目標與環境保護目標兩個任務同時下達、兩項工作同時考核、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時見成效,讓綠色GDP考核結果成為幹部任免的一項重要依據。

  此外,還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環保部門要和有關部門建立案件移送移辦、聯合辦案制度,著力查處重大環境違法案件;同時加大責任追究力度,對那些嚴重“護短”的地方領導幹部,要依法追究責任。只有標本兼治,才能切實解決環境執法難題,構建起環境監管的長效機制。

  正如一位專家所言:“解決環境執法難的問題,還需要在法制、體制、機制和能力上有所創新和突破。”期待地方政府減少保護主義對環保的壓力,真正能讓環保部門的“腰桿”硬起來,徹底解決執法力度不夠、監控力度偏軟的問題。(作者:劉純銀)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