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王楠子的“蛻變”應給人啟示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6日 17:15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仔細觀察國內教育現狀不難發現,所謂的教育過程,其實與工業生産的“流水線”並無多大區別,它通過一系列的苛刻的制度與“吃人”的管理將各種形狀的人經一個模子打壓成一個樣的産品。這樣的教育不但流程清晰,成品率高,而且品種單一。

  按照王楠子的説法,接茬、開玩笑、迷戀運動等是自己過去的致命缺點,根本不屬於美國老師批評學生的原因,相反,是受到鼓勵的。反之,將這些“荊棘”放之於國內的學校,無疑將造成教育生産線的癱瘓與崩潰,而唯一的方式要麼將這些“荊棘”從學生身上斬斷,要麼將這些“不合格産品”剔除出去。當我們將學生“整理”成“整齊劃一”的産品時,是否將教育的本質給丟失了呢?

  王楠子的親身説法,有著小中窺大之處:“接茬、開玩笑、迷戀運動等是王楠子過去的致命缺點,根本不屬於美國老師批評學生的原因,相反是受到鼓勵的。最突出的例子是,一次他像過去在國內一樣插嘴,當堂糾正了美國中學老師的一個錯誤,沒想到,老師當場就説:你真是個天才。‘太受鼓勵了。’王楠子感嘆。”——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重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創新思維。

  筆者以為,這並不能證明國內教育如何糟糕。在大千世界中,要找出幾個留學生涯並不愉快受挫而返,接受國內教育卻取得成功的事例,恐怕也不難,但這也不能證明國內教育如何成功。我們的教育有自身的優點,但借他山石,改良雜交,是否更有利於教育?更有利於人的解放?更有利於人才的培養?王楠子的“蛻變”應該給人啟示。

  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老師和學生都要圍繞著考試分數轉,因此,學生脫離課堂教學的獨立思考不僅是無效的,而且是徒勞的。同樣因為應試教育,學生分數之外的任何東西往往提不起老師的興趣。

  看到王楠子的經歷,很自然地聯想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的一番話。9月16日,丁肇中在2006科協年會上説:“我所認識的20世紀和21世紀拿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很多,其中很少是學校裏面考第一名的。

  ”考試第一是丁肇中不屑于追求的,而這卻恰恰是應試教育的終極指向。看到這樣的尷尬,也許就不難明白,為什麼我們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考試人才,卻很難培養出一個真正的天才。 (作者:開立)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柳博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