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讓百姓吃得放心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3日 17:04 來源:
“為什麼我們的食品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了,而群眾對食品安全的反映卻越來越強烈呢?”9月15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研究所的實驗室裏,陳君石院士接受採訪時説,從溫飽到小康,人們對食品的關注更多地從糧食安全轉向食品安全,對食品安全問題非常敏感。上至國務院領導,下至普通百姓,見到他都愛問一句話:“今天我們還能吃什麼?”(9月22日《人民日報》)
民以食天。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日益規範。1995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正式頒布實施,我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食品衛生與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1年QS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也正式實施。特別是2004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頒布以後,國家加快了食品安全法制、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檢驗檢測、食品市場準入和食品安全社會信用五大體系的建設;強化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和食品質量安全事件應急處理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及檢驗檢測標準;加強科研保障、專業人才和基層執法隊伍建設,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食品安全形勢趨於好轉。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群眾對食品安全要求也越來越高,更令人不容忽視的是:由於食品衛生與安全涉及領域廣、環節多,存在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如安徽阜陽劣質奶粉、口水油循環製作水煮魚、“蘇丹紅”色素、用工業酒精兌白酒事件等事件的發生,這意味著我國的食品安全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加之超市出售的一些自製食品,如手工水餃、麵包、豆漿等卻一直游離于“QS”的“轄區之外”,為食品安全也埋下了一些隱患。
眾所週知:食品安全狀況如何,直接關係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關係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對食品安全的監管也是政府的重要職責之一。因此,各級政府一定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愛民的群眾觀,切實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一是要加大有關食品安全知識方面宣傳力度,提高廣大消費者的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另外,每一個市民也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良好的飲食習慣。二是政府各部門要明確職責,加強協調配合,進一步形成監管合力。尤其要強化食品安全源頭管理,加強農産品生産、農業投入品和食品生産企業的監管。三是要加強對食品流通領域和消費環節的監管,把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食品市場巡查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落到實處,要用制度、機制規範食品經營行為和經營秩序。四是要堅持重點檢查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定期或不定期對商品集中交易及消費場所和重要食品進行重點專項檢查;要將監管重心下移,把食品安全監管的主要任務和責任落實到基層,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日常監管,要明白食品安全管理沒有節假日之分。五是加大科技投入,不斷提高檢測水平,出臺更加規範、更具有操作性的食品安全標準。提高對食品安全問題早預防、早發現、早整治、早解決的能力。
相信隨著這種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科研部門提供技術支撐的食品安全模式不斷推廣,食品的生産會越來越規範,農民的收入會越來越高,百姓的餐桌會越來越安全。(作者:劉純銀)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