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警惕“公共資源部門化”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7日 14:35 來源:
經常乘坐民航班機出行的人都會注意到一個現象:各大機場候機大廳裏,專門為一些大企業的“貴賓”服務的休息室越來越多,但使用者寥寥。而主流旅客只能幹坐冷板凳,或在狹小的空間裏活動。(8月26日新華每日電訊)
“貴賓休息室”當然不是免費午餐而是要收取高昂租金的。“貴賓”有錢,財大氣粗,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機場一手收錢,一手賣“貴賓休息室”,乍看似乎也是公平交易。然而問題恰是在於,機場是公共財力所建,候機大廳乃是公共空間,屬於公眾所有,機場怎麼可以自説自話把公共空間賣給“貴賓”?機場和“貴賓”的買賣,其實是擠佔了公共資源。
公共資源被擠佔,不唯機場才有。這些年許多地方都投下鉅資擴建火車站、汽車站,規劃書上白紙黑字寫著重建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公共服務,設計圖上也一清二楚地顯示了服務空間的拓展。然而竣工投用之後,公眾卻發現拓展了好幾倍的空間,並沒有用來改善公共服務,而是出租給了大大小小的商家。車站坐收租金,當起了房東。把不義之財通過各種途徑披上一件合法的馬甲,名曰“洗錢”。那麼把公共財力建設的公共設施一塊塊割成“出租屋”換取租金,這種“公共資源部門化”與“洗錢”是否有相似之處?
這種“疑似洗錢”也發生在醫院和學校。比如一些公立醫院推出的“豪華病房”,一個“豪華病人”就佔了100平方米的套間,一堆醫生、護士圍著一個“豪華病人”“點對點貼身服務”,實際上就是把本該由公眾共享的醫療資源拿走,高價賣給一部分人。而把國家出資金、出教師、出校舍,經過長期積累形成的優質公共教育資源,以改制為名變成“民校”,然後成千上萬地收費,則是教育領域的“疑似洗錢”。
誰也不會公開否定公共資源姓“公”名“共”,但事實上今天一些地方在公共資源的利用方面,明顯漠視和犧牲了公眾利益。今天建設和諧社會,政策取向將更多地關注機會的均等和社會的公平。實現社會公平,不僅意味著要加大調節分配的力度,調整分配格局,如何有效地保護公共資源不被侵佔而由公眾共享,不也正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題中應有之義嗎? (作者:奚旭初)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