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拍賣狩獵權的幾個疑問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11日 16:00 來源:
受國家林業局委託,2006年秋季國際狩獵野生動物額度將於13日在成都舉槌拍賣。這是我國首次通過拍賣方式,對獲批准的狩獵野生動物種類、數量獵捕權進行轉讓。(央視國際 2006年08月11日 07:57)此事一經公佈就引發爭議,筆者對此也産生幾大疑問。
一、我國的野生動物真的到了多得非獵殺不可的程度?此次拍賣的狩獵額度涉及盤羊、羚牛、白唇鹿、岩羊、矮岩羊、馬鹿等14種野生動物,據筆者了解:盤羊、岩羊、馬鹿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羚牛、白唇鹿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都是瀕危珍稀動物和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數量稀少,我們是否該順其自然讓其繁衍生息?如果用獵殺來達到保護生態,豈不是犧牲一小群物種作代價?
二、有控制、有限制的獵殺是否會演變為無限制的?據林業局目前的説法,將依照法律加強管理,但是一旦成為有利可圖的事情,利於驅動帶來的後果難免讓人提心吊膽。一頭野牦牛獲取4萬美元,其它野生動物的“價格”為盤羊1萬美元、岩羊2500美元、狼200美元、馬鹿6000美元、藏圓羚1500美元。
三、拍賣狩獵權非得要與其他國家攀比嗎?林業局負責人説,“狩獵是在國際上普遍得到認可的一項活動。調查顯示,2001年,美國有1300多萬16歲以上公民參加了狩獵,狩獵産生的經濟效益達206億美元。據統計,2005年,我國國際狩獵創匯僅398萬美元,與美國200多億美元的規模比起來微不足道。”由此可見,為了與國際接軌實現創收於是將野生動物賣了。然而,具體國情應具體分析,美國獵殺野生動物和保護珍稀物種的具體情況我們又了解多少?
西部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也是脆弱的。雖然此次獵殺範圍涉及西部幾個省區,但作為整體的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誰也不能保證一個地點的獵殺不影響整體的生態環境。在這方面,人類吃的苦頭還少嗎?人類工業化發展影響南北極的臭氧層就是教訓。筆者想起了今年穿越青藏高原的青藏鐵路開通時,為了保護這塊“世界最後的凈土”,北京大學教授呂植領導的保護國際和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等許多機構都在藏區致力於抵制野生動物製品的貿易活動,藏民、遊客都拒絕購買動物製品和服飾。“因為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野生動物無論已經瀕危的或數量較多的,都不應被隨意獵殺。”她的話令人深思。(作者:中國吉祥0)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