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原創] 別讓窮人連公交車也坐不起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2日 15:23 來源:
上海市交通局宣佈,從今年起逐步增加公交空調車的投放比例,明年全市50%的公交車輛將是空調車,2010年市中心的公交車輛將全部換成空調車。記者採訪中發現,市民歡迎舒適的空調車,卻擔心出行成本將隨之增加。(8月1日解放日報)
空調車模樣靚麗,對城市而言,把馬路上跑的普通公交車都換成空調車,自然有利於美化市容市貌。空調車票價是普通車的兩倍,對公交公司而言,一空調票價就翻一番,經濟效益是明擺著的。空調車乾淨、舒適,冬天凍不著,夏天熱不著,這對一些乘客而言,當然也是首選。城市要美化市容,公交公司要經經濟效益,一些乘客要舒適,空調車看似帶來了三贏。然而三贏並非都贏;三贏之外還有一輸,這就是經濟條件不允許其坐空調車的市民。
眼下城市的公交線路上,既有空調車也有普通車。媒體曾多次報道,公交站點上,許多市民為了等一輛普通車,心甘情願頂著烈日,冒著風雨在車站候上半小時甚至1小時……因為他們每天上下班必須換乘幾趟車,而空調車和普通車的車票差價可以讓他們多買一個菜回家!空調車比普通車舒適,這個道理沒有誰不懂。為了舒適而每次多花一元錢,對有些人來説可以不在乎,但是對每一元錢都要計算著花的低收入群體,卻不能不在乎。如果説現在搭上時間等,還能等來便宜的普通車,那麼等到100%空調車之後,他們還能坐到便宣的車嗎?
出的錢多,享受的服務就優,這從一般意義上講,符合等價交換原則,並沒有什麼不對。然而問題是既然今天的社會中還有窮人,那麼讓窮人坐得起車,就是社會公平的題中之義。公共交通具有準公益性,是公共資源。讓每一個社會成員共享公共資源,這對公共交通來説,是比賺錢更要緊的事。公益當然不排斥市場,市場也不排斥公益,但必須明確其各自的任務和邊界。具體到一個公交車,就應當是空調車和普通車共存。這不只是一個消費選擇權的問題,而且更關係到社會公平。就事論事,這兒講的是不能讓窮人坐不起公交車;舉一反三,讓窮人上得起學,看得起病,有房子住……在市場失靈或者不能市場化的地方,用“有形之手”“把窮人摟住”,更是必須遵循的大思路。(作者:奚旭初)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