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筆者所在城市市委書記、市長率團到大連開展經貿交流活動。在此期間,他們看望了正在這裡打工的本市農民工。又是座談,又是合影,氣氛好親切,場面好溫馨。不但感動了本市的農民工,而且感染了在場的大連人。
農民工,是我國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一個新興群體。這個群體的出現,是我國社會生産力水平顯著提高的標誌之一。在這個意義上説,重視農民工,就是重視工業化、城市化;保護農民工,就是保護社會生産力。
然而,由於傳統的體制、觀念等方面的原因,農民工從農村來到城市,在多方面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戶籍問題、子女上學問題、就醫問題等等。不僅如此,他們的合法權益也常常受到侵害,最突出的問題是工資被拖欠,有的被長期拖欠。還有,工資偏低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問題,大多數農民工的月工資不到四位數,大大低於城市人均收入水平,而他們付出的艱辛勞動是許多城市人所不能承受的。
農民工面臨的不公平待遇,特別是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過去在人們眼裏似乎只是社會問題。2003年溫家寶總理親自替農民工討薪之後,農民工面臨的問題在人們的眼裏不再是單純的社會問題,也是政治問題。於是,各級領導幹部把關懷的目光投向了農民工,各種媒體把關注的焦點對準了農民工。這一情況不僅成為社會文明的一大亮點,也成了政治文明的一大亮點。
既然農民工面臨的問題已經上升到了政治問題,我們就應該在政治的層面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事實上,總理親自替農民工討薪所體現的就是在政治的層面解決問題。在總理的示範下,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對農民工給予政治關懷。譬如,逢年過節,領導幹部走訪慰問農民工;評選勞模、表彰先進,給農民工一定的名額;現在又出現了地方官到外地開展活動看望自己農民工的做法。所有這些,對於農民工來説,不僅是巨大的精神鼓舞,而且是莊嚴的政治保護。
我們説把政治關懷送到農民工的心坎兒上,應該有兩層含義。其一,領導幹部通過適當的方式,譬如,定期或不定期走訪慰問農民工,到外地開展活動看望自己的農民工,表達對農工的尊重和關懷,提示社會尤其是用工單位善待農民工、厚待農民工。這種帶有領導個人色彩的人文關懷,賦予政治關懷更多的人情味兒,效果非常好。
其二,建立提高農民工社會地位的政治機制。除了評選勞模、表彰先進給農民工一定的名額之外,還應該在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的選舉中給農民工一定名額。甚至應該考慮從農民工隊伍中選撥優秀成員進入適當級別的領導班子。我們要的效果應該是,通過這種政治機制的促進,形成尊重農民工、善待農民工的社會環境。(作者:羅天柱)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