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當前經濟情況總體是好的。但會議同時指出,當前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仍然是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特別是結構性矛盾突出,能源資源和環境壓力增大。下半年中國經濟宏觀調控又在所難免。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經濟咋走不出調控的怪圈?
理清這個關乎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問題,須從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探尋答案。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共産黨面臨著由成功的革命黨向能使中國長治久安的執政黨的歷史性轉變,令人遺憾的是直到目前這個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好。由此,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仍然難脫革命黨的經驗、思維與慣性,依然以革命的方式、運動的方式、大躍進的方式指導中國經濟前行,以至出現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反冒進”和“反反冒進”之爭;1960年面對大躍進帶來的三年困難而進行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調控;文革結束後1977年的“洋冒進”與十一屆三中後的“調整、改革、整頓、提高”;在經過“經濟發展比較快的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後又進入了三年的“治理整頓”。而在鄧小平南方講話後,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宏觀調控也一直相伴相隨,比如朱鎔基總理掌控下九十年代末期的“軟著陸”,等等。
從以上回顧和分析來看,毋庸否認,我們在“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方面、在探索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方面還有較多的缺陷和不足,“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現象的頑症難以克服。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勢必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勢必影響“十一五”規劃的順利實施。究其原因和對策,筆者認為,最根本的還是要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毫不動搖”地把改革推進下去,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問題。具體説來,就是中國共産黨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上層建築的突破解脫對經濟基礎的束縛,以57年執政規律的積累和思考自覺並加快向執政黨的轉變,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積極穩妥地力求新進展,在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領域比如政府行政體制改革、金融外匯制度的改革、要素市場的改革、投融資體制的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以此來建立符合國情和經濟規律的新的一套制度和規則,在中國經濟“快”的同時,能在“好”方面出現大的轉機和進步,從而使得我國的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有根本性的轉變,則善莫大焉。
當前,我國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利益調整的難點交織、多年積攢的棘手矛盾凸顯,給我們的經濟宏觀調控帶來了巨大挑戰。但是,擯棄“三高一低”的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遏制投資和信貸規模,確保“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的5年內單位GDP能耗要降低20%左右、今年要降低4%的目標實現,任務艱巨而光榮。筆者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群策群力,按經濟規律辦事,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乃至行政手段進行綜合調控,今年的經濟宏觀調控一定會達到預期目的,中國經濟也會在不遠的將來走出調控的怪圈,真正實現總書記所期望的“又快又好發展”,給人民群眾帶來實惠。(晨曦wt)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任今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