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由深圳企業家攝影學會主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協辦的“我要上學——童心彩繪慈善畫展”拍賣會在深圳萬象城舉行。18位深圳小畫家的18幅作品共拍出30.6萬元,並將全部捐獻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中國兒童項目,用於幫助中國邊遠地區的失學女童重返學校。(《華南新聞》2006-07-04 第01版“深圳 小畫家義拍援助失學女童”)
看到這則報道後,禁不住感慨:多麼珍貴的童心!多麼珍貴的愛!
由於現代家庭結構的不同和家庭教育環境及模式的變化,幾乎所有的獨生子女都或多或少地表現出自私和冷漠。而我們的家長、社會也幾乎對這種情況給予了一定程度上的默認。然而,在今天的深圳依然能有這些孩子用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貧困地區孩子的愛心,不能不令人感動!
人是一種社會動物,人的生長與發展和周圍的人與物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聯絡,因此,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一定要教會他們學會關心他人,愛他人。比如關愛父母、關愛親屬、關愛老師和同學、關愛處境不利的人,這樣會讓他們從小就認識到自己對他人的責任。關愛了他所成長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才能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他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才能具有真正的社會適應能力,才能在社會的發展中學會做人,實現人生的價值。因此,我覺得深圳的這幾位小朋友太值得大家學習了!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不就是想教孩子怎樣做人嗎?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了“面向21世紀國際教育研討會”,與會教育專家曾提出:“面向21世紀,要讓孩子學會關心和愛。” 而具體到我國的現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們不要以為留給孩子財富或獲取財富的知識才對得起孩子,其實,真正成就孩子一生的不是物質的富足,也不是智力的聰慧,而是學會做人。説到這裡,我就想起了我的女兒。我的女兒今年13歲,從她六歲始,每年的春節我們都帶她到本地的福利院去,給福利院的孩子帶一些方便麵等日用品,剛開始她會問:媽媽,為什麼我們買的東西要給他們呀?後來,她説:媽媽,他們太可憐了,如果我們不給他們買東西吃,他們會餓壞的。再後來,她説:媽媽,我們的力量太小了,讓叔叔阿姨們都這樣做吧?當然,即便我們不給他們買東西吃,他們有政府的關愛,生活得也很幸福,但是從孩子這簡單的幾句話裏,我覺得在孩子心裏,同情別人,關愛別人,是她感覺自己應當做的事情。所以,從這小小的事情上,我覺得,給孩子多少財富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留給孩子一些做人的最基本的品質,讓孩子學會做人,這樣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説到底就是道德教育和品質教育,這是教育的基礎工程,影響著人的一生。無論時代的變化有多大,人類社會的核心品質和價值是不會改變的。
亞米契斯説“教育是‘愛的教育’”,願我們所有的家長、學校以至全社會,都來教育孩子怎樣去施愛於人,請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鐵石心腸的感情“白癡”,好麼? (作者:齊君睿)
責編: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