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醫院何時走出"以藥養醫"誤區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7日 14:40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醫院藥品進價有的竟是市場零售價的8倍,醫生多開、濫開、高開藥品和多用、濫用設備診斷病情的現象普遍,錯收費和亂收費問題不斷。海口市審計局25日公佈“海口市醫療機構醫療收費情況審計調查結果”,揭開了看病貴真相。(6月26日《新華網》)

  審計人員經過調查後發現,目前海口各大醫院70%以上的藥品,均來自於海南省有關職能部門所圈定的兩大藥品公司,其他企業則難以成規模進入,即使是價優質好的海南本土藥品也難有立錐之地;在“以藥養醫”、藥品加成方法的“潛規則”大環境影響下,一直以來,國有醫院藥品都實行不超過25%的加成辦法,這使得價錢越貴的藥品,加成的份額就越多,所以醫院也願意進貴藥以獲得高額利潤。

  另外,由於海口各大醫院都實行工效挂鉤的考核方法,使得醫院醫生紛紛多開、濫開、高開藥品和多用、濫用設備來診斷病情。這無疑增加了患者的醫藥費用。更令人不解的是:以“救死扶傷”為天職的醫院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超標收費、自定收費項目收費、打包收費等不良現象。如有的醫院做MR多收43.5元/次,CT多收36.86元/次,並將心電圖等當成必要的服務內容,擴大收費範圍,每例增加80元的收費。如2005年,某醫院僅材料費就多收36.74萬元、接瓶費39.40萬元。在患者醫藥費用增加的同時,醫院和醫生的收益也隨之增多。據審計人員對某醫院的審查,2003年至2005年間,該醫院CT、MR兩項檢查利潤率為72.33%,是其綜合利潤率的3倍,利潤額達1421.16萬元,是其總利潤的10.36%;就個人而言,2003年至2005年間,某醫院發放職工效益工資就達6857.94萬元,其中有34名科室人員分得了患者住院CT、MR檢查費提成共102.5萬元。

  眾所週知:我國“以藥養醫”的問題開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當時,國家把醫療衛生定為純福利事業,醫院主要是依靠國家財政的支持向群眾提供的是低費醫療。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財力有限,無法繼續支撐醫院龐大的支出。為了彌補醫院低收費帶來的經費不足,國家就制定了對醫療機構15%藥品批零差率收入免稅的補償政策,這項政策一直延續到80年代中期均未出現問題,在這樣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這一政策對醫療機構的發展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目前醫院的收入主要由醫療和藥品兩大部分組成,對於醫院來説,這是一個整體。隨著醫療改革的逐步深入,醫療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而國家對醫院的補貼相對越來越少,醫療成本隨之迅速加大,而醫院醫療這一塊一直體現出福利的性質,收費幾十年一貫制,醫療經費缺口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藥品成了醫療機構惟一獲利的重要途徑。於是在醫院補償機制不到位的情況下,“以藥養醫”似乎“名正言順”了。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少醫院把很大精力放在藥品價格上,而忽視如何轉換醫院機制,適應市場經濟,適應人民醫療保健的需求。

  藥價太高是老百姓頭疼的事,而醫院“以藥養醫”直接導致了藥價虛高。因此,只有解決藥品“虛高定價”問題,才能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此,一方面需要醫院改變對醫生的考核方法,即醫生的處方不與獎金挂鉤,醫務人員的獎金根據醫德醫風、醫療質量安全、工作質量、優質服務等量化指標考核發放,不搞“按收分配”,從源頭上杜絕了醫生開“大處方”等。另一方面要適度提高醫療技術勞務價格,以體現知識勞務價值,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促進醫德醫風和醫術的提高。同時,要在進一步規範財政補貼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的基礎上,在有條件的地方,將門診藥房改為藥品零售企業。這樣做,既有利於取消了“以藥養醫”,切斷了醫生違法行為的利益驅動,又利於推動“醫藥分開”。

  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儘管不能“畢其功於一役”,但必須以務實的態度正視存在的實際問題。正如東濟寧醫學院副院長、附屬醫院院長武廣華在“第三屆醫院院長大會”上所説,臨床路徑在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看病貴、看病難的原因無論能總結多少條,但有一條與醫療服務過程有關,就是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合理選擇耗材,用循環醫學的原理指導診療工作,降低醫療服務資源的使用。但願我們所有的醫務工作者都能因病施治、合理檢查、合理用藥,這是廣大患者對醫院和醫生的期盼。(作者:劉純銀)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劉雅虹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