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工商局通報了今年第二季度對農村流通環節食品質量以及幹制水産品和葡萄酒質量監測情況。結果顯示,近兩成食品不合格,其中醬腌菜不合格率最高,達34%;幹制水産品一半不合格,其中監測提取的5份幹紫菜樣品無機砷竟全部超標。(人民網《華東新聞》2006-06-27 第02版)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那些不合格的奶粉、飲料、乳製品、膨化食品、果凍製品、乾果製品、腌制食品等,對人體健康是極為不利的。在這些食品中,有許多加入了色素、防腐劑、甜味劑等添加劑,食用過量會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傷害,而衛生指標中的甜蜜素、菌落數、大腸菌群、過氧化值指標超標,則會導致胃腸不適、腹瀉、損害肝臟甚至致癌等。特別是少年兒童,身體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食用了這些食品後,易患多種疾病,如偏食、肥胖和性早熟等。當食品質量安全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時,就不是用簡單的道德準則就可一了百了的。就是因為農民消費品普遍低檔,所以,低端市場才集中在農村,這樣,不僅讓農村成了不合格食品的重災區,同時,更重要的是表明了農民整體經濟水平的低下。
不合格食品之所以能在農村暢通無阻,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農村地域廣闊,市場分散,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難度,因此農村就成了不合格食品的主要傾銷地。也正是因為偏遠,技監安檢人員很難監查,而農民自身又缺乏足夠的鑒別防範意識能力,無形中為這些産品提供了産、供、銷一條龍的溫床。其次是農民購買力低下,消費維權意識薄弱,這也是造成不合格食品在農村市場氾濫的另一個原因。大部分農民買東西,根本不問什麼保質期,覺得只要不發黴、不變質都可食用,即使吃壞了肚子,一般情況下,也不會想到是不合格食品惹的禍,更不會想到要跟商家討説法。最後一條是,農民在消費維權時往往存在許多障礙,比如基層消費組織缺乏,這樣就造成了投訴渠道的不暢通,農民即便有了維權意識也投訴無門。更多的農民在購買商品時,根本沒想到索要發票或其他憑證,事後出現問題找經銷商索賠時,往往因缺乏有效證據而以失敗而告終。
2006年6月19日的《農民日報》刊登過一篇文章叫《“三綠工程”保障農村食品安全》,提倡綠色消費,並説保障農村食品安全的有力後盾是培育綠色市場,誠然,這不失是為農村食品開闢綠色通道最為安全和快捷的方法,但是,如果不針對農村消費者維權知識、意識薄弱等的問題進行《消法》宣傳,不能讓農民的消費維權意識深入其心,要杜絕農村食品不合格事情的發生幾乎是不可的。
無論是採取積極措施來推動農村市場的網絡建設,還是重點改造和發展現有零售網點,也無論是定期組織食品流通企業,開展清倉查庫活動,還是對清查出的衛生質量有問題的食品依法進行銷毀,總之一句話:一定得從源頭上消除不合格食品流入農村市場!這才是關鍵!
我們不能因為農村經濟發展滯緩或落後或農民受教育水平低,就可以讓他們“享受”不合格食品的待遇!我們的當地政府,對農村食品市場的管理是否到位?農民也是納稅人,工商、質監、衛生等部門有義務為農民提供一個健康的消費環境。別讓我們發出“誰為農村食品安全不合格埋單?”的質問!(作者:齊君睿)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劉雅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