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科學用土地促進可持續發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5日 15:51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今天是第十六個全國“土地日”,也是《土地管理法》頒布20週年紀念日。今年“土地日”的宣傳主題是:“依法合理用地,促進科學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發展,既要滿足當代人的基本需求,又不危害子孫後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黨的十六大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確定為21世紀初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四大目標之一。而土地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實施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實現21世紀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建立耕地安全體系,是保證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

  儘管我國用佔不到世界10%的耕地養育了佔世界22%的人口,這一巨大成就,為世界所公認。但是,這些不能説明由於我國人口多,土地少,人均耕地少,耕地總體質量差,耕地後備資源不足而制約中國農業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問題已經解決,影響中國糧食安全的因素已不存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言農業過關了、糧食多了。而要保持農業産品或農業生産的持續增長,就必須採取可持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農業生産措施,防止土地資源退化和不斷提高土地質量或生産潛力。土地利用方式和農業生産措施在很大的程度上控制土地退化過程,也決定著一定土地利用系統的持續性。因此,科學合理使用土地,避免盲目地搞“圈地運動”乃當務之急。

  一是要保護好耕地,控制建設用地。要在加強耕地保護立法、劃定耕地保護區、強化全民保護耕地意識的基礎上優先保證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加強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建設項目用地。嚴格執行限制、禁止用地目錄和重點領域建設用地定額標準。切實維護被徵地農民的合法權益,控制徵地範圍,拓展安置途徑,完善補償標準,規範徵地程序,確保被徵地農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二是要加強農田基本建設,提高耕地生産力。要通過興建一批大型骨幹調水灌溉工程,修復、更新和完善原有的水利設施,注重發展節水灌溉,緩解農田用水供需矛盾。同時,改造中低産田應以提高耕地質量等級為主要目標,基本消除制約土地生産能力的限制因素,要繼續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大力推廣適合於不同土地類型和經營方式的實用機械,加大管道系統和大棚溫室等固定設施在農田裝備中的比重,不斷提高耕地生産力。

  三是要開展好土地整治工作,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土地整理是人類在土地利用中不斷建設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的過程。土地整理類型分為農田整理、村莊土地整理、工礦廢棄地及災毀地復墾整理、城鎮土地整理和小流域綜合整治。因此,我們要根據其具體特徵,因地制宜的加以開發利用;大力開展大江大河及小流域的綜合治理工作,啟動各項防護林工程和綠化工程,最大程度地消除由於洪水、風暴和人為破壞帶來的各種水土流失對土地資源的危害;土地污染的防治要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四是要加大執法力度,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當前,特別是要嚴肅查處違反規劃、突破計劃、違法批地用地的典型案件。對重大違法違規案件,要依據《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進行公開調查,直至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執法監察職責,對有案不查的,要依照規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同時,要嚴格落實土地執法動態巡查責任制,加強事前防範。堅決落實開發區的四至範圍,對擅自調整開發區位置、邊界和擴區的,其用地按違法查處。

  總之,科學合理使用土地,促進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各地各部門一定要貫徹好、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嚴格土地管理、切實保護耕地的重大決策部署,保持氣勢、把握主導,用心做事、力戒浮躁,夯實基礎、拓展成效,努力在廣袤的土地上描繪出更加美麗的圖畫,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劉純銀)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郝麗娜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