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警惕民辦高校招生變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3日 13:43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隨著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時段臨近,民辦院校由來已久的“生源之爭”正開始變味。記者在江西採訪發現,部分民辦高校採取“每招一名新生能獲得700元至1200元”的手段,鼓勵學生停課外出招生。(6月22日《新華每日電訊》)

  從1982年第一所民辦大學誕生至今,我國的民辦高等教育取得了較快,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時期內,最大限度地積聚了全社會的教育資源,依靠辦學質量和特色,不斷拓展發展空間,雖然未能和國辦高校並駕齊驅,但也已經成為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廣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一條重要途徑。據統計:目前全國有民辦高校1300多所,具備學歷教育的民辦高校170多所,每年民辦高校招生數量達到50萬人,全部民辦高校在校生已經達到數百萬人,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有著日益光明的前途。

  在民辦高等教育良好的發展態勢下,也存在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一些學校濫竽充數、虛假宣傳、管理混亂,影響了民辦高校在社會上的整體形象及社會公信度。如一些民辦高校為了爭搶生源,出現了一些不規範,甚至欺騙的手段。據新華社記者在江西採訪時了解到,有些高校在年初就把招生任務分配給各係,各係又分給各班級,甚至還分配到每位學生身上。為鼓勵學生去招生,有點的高校在離高考還有一個多月,學校就開始放假、停課,要求學生回家招生。為鼓勵招生,學校對區域負責人不吝重金,待遇明碼標價:每招到一名學生可以拿到600元的“愛校獎”,並加0.5個學分;如果完成區域招生任務,可獲一次性獎勵2000元。記者在某民辦高校校園裏,看到拿著學校招生簡章的學生比比皆是,該學院的學生活動中心已經變成名副其實的“招生中心”,大廳裏坐滿了前來諮詢招生政策、辦理招生證件的學生。記者在採訪過程中,還不時聽到學生中流傳著某某人憑招生收入達到上萬甚至十幾萬的“傳奇故事”,招生致富的“大款學生”成了一些正準備暫棄學業外出招生的學生們的新偶像,“學生渴望立刻招生的熱情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

  為了完成學校分配的“光榮”招生任務以及受利益的驅動,於是一些學生在宣傳學校的過程中,會隱瞞一些不利於招生的真實情況,做出類似傳銷的誤導。正如一位被“哄”入校的大一學生所説,現在有些民辦高校招生是“老生招新生,一屆哄一屆”,“簡直就是變相的招生傳銷”。

  儘管為規範招生,去年江西省教育廳曾下發相關文件,嚴令禁止高校組織在校學生參與招生,給學生“經濟獎勵”更是嚴重違規行為,並且江西絕大多數民辦高校也簽訂了規範招生協議。江西省教育廳社管處處長侯鐵軍還明確表示,對於民辦學校的違規招生行為要堅決查處,尤其要制止“停課招生獎勵學生招學生”等違規行為。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民辦高校依然我行我素。一些考生到民辦高校報到後發現受騙上當,提出退學,有的甚至要和學校打官司,一時間鬧得滿城風雨。這樣的結局顯然是誰都不願看到的,對民辦高校的聲譽無疑會産生負面影響,再加上學生和家長口口相傳,會使人們對民辦高校的誤解越來越深,信任感大打折扣。毋庸置疑,這對民辦高校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因此,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門要進一步規範高校招生,在倡導誠信招生前提下要打擊欺騙的招生行為。另一方面是廣大群眾和考生要提高警惕,以防上當受騙。同時,各民辦高校在招生工作中應實事求是,守住“誠信",要用良好的教學質量和優質的服務,贏得考生和家長的信賴,從而為自己的健康發展尋求更大的空間。(作者:劉純銀)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柳博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