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2日 16:05 來源:
昨天提請市人大常委會第28次會議審議的《上海市城市道路橋梁管理條例(修訂草案)》中的一個亮點是:創設了人行道設施設置準則,規定寬度小于1.5米的人行道,只能設置交通標桿、路燈桿、電桿、消火栓4類設施。此外,針對路燈桿等設施佔道,道路反復開挖等市民反映強烈的問題,本市也有望打出一套“組合拳”來應對。(《文匯報》6月22日)
近年來,隨著城市迅猛發展,汽車擁有量和各類城市設施的日趨增多,公共道路舊有的平衡日漸打破,特別是人道路,變得異常狹窄、擁堵。在這種背景下,上海市率先在全國以立法的形式,來破解困擾城市管理的民生難題,以確保城市人行道路暢通無阻,意義非同尋常。
城市人行道路管理屬於民生範疇,而所謂民生問題無非講的是衣食住行,以及社會經濟相關的政治生活問題。所以按照衣食住行來講,早就過了貧窮的時候,隨著時代的發展,民生問題也在發展。雖然現在有一部分人仍然有衣食之憂,但更多人在住、行以及在平等的權益以及社會分配這些方面上有了自己新的訴求。
然而,現實告訴我們,民生問題在一些城市管理者手裏,時常被肢解的體無完膚,在管理者“城市臉面主義”大行其道下,面子優先取代了民生優先,權力優先替代了民生優先。比如,鄭州市外107國道上由南向北趴了七八十輛滿載西瓜的農用機動車,車主們為進不了市區心急如焚。鄭州市市容管理部門負責人的説法是,如果現在不阻止這些瓜車進城,市容環境就沒法管了;再如合肥市將在今年著力解決沿街倚門設攤、亂停亂放攤位等突出問題,對於佔道攤點,市容部門將徹底取締,有關部門將同時引導經營戶入室、入場經營,從而確保今年9月合肥市成為“無攤城市”。
由此延伸,當前城市高房價將使社會多數的弱勢群體淪為“房奴”,高價醫療費將使佔社會多數的“窮人”因看病而傾家蕩産,高學費將使佔社會多數的“窮人”學生面臨失學危險。有些城市管理者都至今還不明白這個淺顯道理——城市的功能是什麼?服務主體到底應該是誰?如果城市管理層不知道城市的基本功能是維繫民生,讓多數底層人都能體面地生活,共同分享城市文明成果,那麼,那種城市管理的結果肯定是與民生嚴重脫節和相背離。
現實告訴人們,現在面臨的民生問題,實際上比改革開放前那個時期的民生問題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複雜。要解決新時期的民生問題,需要政府的善治思維,需要合理有效的措施。像上海市政府職能部門一樣,用法律、規章來調節和公平多數人的利益,這不失為民生優先的施政典範。 (作者: 吳睿鶇)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張會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