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網友原創] “港校熱”背後的反思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0日 16:55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高考過後,招生大潮湧來。今年,在這股大潮中,有一股來自香江的力量掀起了不小的浪花——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8所高校在我國內地多個省市招收本科生。其中,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經教育部批准,被列入全國普通高校第一批錄取的重點高校名單,其餘6所高校則自主招生。(6月19日 人民網)

  儘管香港8所高校在內地僅招1000多人,可報名者已近3萬人,個別高校的錄取率甚至達到50:1,錄取門檻比北大、清華還高。對此,教育界人士分析認為,一是香港高校擁有內地高校無法比擬的優質教育資源;二是管理嚴格,有利於個人的未來發展、畢業求職和出國留學;三是鉅額獎學金極具誘惑力。

  當然,在人才合理流動的前提下,學子們選擇內地或香港上學,這是其權利和自由。何況,香港高校本身就具有競爭力強的優勢。然面對這種“港校熱”,內地的高校絕不可熟視無睹、麻木不仁,應從中有所反思。

  首先應反思教育理念上的差距。可以説,應試教育已成了眾矢之的,而讓人不解的是,這種應試教育的陰魂在高校依然不散,並滋生出兩種極端,或一味強調讀死書、死讀書,或片面強調與市場接軌而放任自流。如此,培養出的學子面對立足、生存、發展的壓力,往往缺失自信心、堅韌力,心理脆弱、自食能力差。而香港高校普遍強調的就是學生的動手能力,校園內沒有人工值守的複印店,所有文件的打印、複印、裝訂,都是學生在學校提供的設備上自己完成。

  其次應反思對學生評價機制上的差距。國內高校往往對各地的“高考狀元”厚愛有加,尤其是非北大、清華等高校,更是視“高考狀元”為學校品牌,必大勢張揚,甚至給予種種“優惠政策”。而與此相反的是,香港高校卻拒一些狀元于門外,其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非那誘人的狀元光環。這種不“唯分是舉”的作法,便反映出了香港高校在學生選拔和評價機制上,更趨完善和成熟。

  正如專家所説,“港校熱”既給內地考生拓展了更多選擇的空間,也給內地高校帶來了壓力和挑戰。因而,在不同大學制度博弈下,內地高校必須正視自身的差距,揚長棄短,革故鼎新,才能提升整體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作者: 陸志堅)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瀏覽原帖全文 發表不群高見

  →→進入"網評天下",發現更多話題!

責編:張會玲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