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央視網評] 打造中國良好文化生態環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03日 14:05 來源:
專題:網評天下精華版

  國務院日前批准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春節、端午節、中醫診法、針灸、梁祝傳説、景德鎮制瓷、茅臺酒釀製、崑曲、京劇等榜上有名。該名錄共分為10大類518項,其中傳統戲劇以92項的入選數量名列名錄榜首。

  如果説,保護物質性的文化遺産特別重要的話,那麼保護非物質的文化遺産就更加重要。因為物質性的文化遺産,是具體的,是以實物形態存在的,而且許多已經成為旅遊景點。而非物質文化遺産,大部分界于具體和抽象之中,處於存在和消失之間。在這種情況下,讓更多的人認識非文化遺産,顯得尤其重要。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在長期生産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是聯絡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的文化生態發生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衝擊。

  以戲劇為例,許多戲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存困難。一些傳統的戲劇為了生存,不斷創新,不斷發展,有的劇團為了吸引觀眾,在農村每晚演出時,都要唱一些流行歌曲。而戲劇在農村的狀況相對要好一些,在城市受到的衝擊就更大一些。再以傳統節日為例子,為什麼中國那麼多傳統節日,體現了中國的文化理念,傳達著中國人的心聲和願望,卻不僅火不起來,而且在洋節日的衝擊下黯然失色?我説,清明節寄託了我們對親人的思念,中秋節傳遞著中國人團團圓圓的濃厚親情和慶祝豐收的喜悅;七月七更是有一段美好的故事流傳千古.我們端午節,我們的七月十五等,都有很深的民族情節.但因為我們缺乏保護非物質文化的意識,缺乏打造文化生態環境的意識,因此,許多非物質文化處於消失之中。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它是文化生態環境的重要的“物種”。許多物種的消失,都説明我們在破壞大自然,説明我們沒有保護好生態環境。同樣,非物質文化的影響力的減弱,或者消失,是人類對文化生態環境的破壞。文化生態環境的破壞,將讓我們的文化缺乏底蘊,缺乏民間基礎,也讓新的文化顯得浮燥,讓我們急功近利,讓我們的民族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試想,如果我們一個十幾億人的國家,沒有了自己共同的節日,沒有了自己的共同的戲劇,有的只是米老鼠等外國的形象,只是情人節,只是聖誕節,那我們一定不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民族。

  國務院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説明我們保護文化生態環境的意識在增強,説明我們這項工作已經啟動,説明今後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方面,我們有了機制保障。我們的傳統文化,必將煥發出更加靚麗的風采。(作者:王君文)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點擊原帖 發表高見>>

  進入論壇 建言立論>>

責編:吳覺巧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