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的小麥怎樣才能走上廣大消費者的餐桌呢?當然離不開小麥加工。今天的三夏視點我們就來關注小麥深加工這個話題。眼下,看著豐收在望的好年景,廣大種糧農民是喜上眉梢,但有人喜歡有人愁。那麼究竟是誰在犯愁呢?
亳州市福泰德麵粉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規模不大的麵粉加工企業,雖説眼下小麥豐收、麵粉銷售市場也不錯,但卻陷入了無米加工的窘地。
吳經理告訴記者,他這個小麥加工廠是幾年前投資200多萬建成的。由於缺乏收購資金,不能和大企業一樣參與小麥交易所的拍賣交易競爭,只能從農民手裏零散收購他們的余糧。這幾年,隨著加工企業越上越多,包括當地的一些酒廠都在競相收購農民的余糧,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
採訪中我們了解到,福泰德麵粉公司的經營狀況在當地小麵粉加工企業裏很有代表性。亳州現有小麥加工企業110家,其中絕大多數屬於規模小、工藝差、設備簡單的小加工企業,幾乎都存在小麥原料緊張的問題。即使小麥豐收在望,他們也沒有資金實力同國家的保護價收購去競爭,所以只能想方設法搶購廉價小麥。
目前,我國小麥加工主要是生産食用粉和專用粉。小型加工企業生産的大都是普通食用麵粉,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做麵條、饅頭使用的麵粉;專用粉則是根據麵包、水餃、饅頭、油條等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小麥品種進行細化加工,加工工藝和技術已接近發達國家,但目前只有少數企業具備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現階段我國糧食加工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的問題十分突出。在河南、江蘇、山東、安徽、河北、天津等小麥主産區, 由於缺乏投資規模和技術門檻,大大小小的麵粉加工企業星羅棋佈。據2007年度糧油加工業統計報告,全國小麥粉加工企業3159個,年生産能力9473.2萬噸。其中日加工能力在1000噸以上的規模企業只有128家,所佔比例僅為1.1%,而日加工能力在200噸以下的小企業多達10512個,佔企業總數的89.7%。這些小企業大都面臨資金緊張、工藝落後、出粉率低、能量消耗過大、資源浪費等問題。
據了解,每天加工量200噸以下的小企業,小麥的出粉率大約在68%左右,每噸麵粉消耗電能78千瓦左右;而800噸以上的規模企業採用的大都是先進的設備和工藝,出粉率可以達到76以上,每噸麵粉消耗電能僅58千瓦左右。僅這兩項,規模企業比小加工企業每噸小麥多出麵粉80千克,節約電能20千瓦。因此,我國大型麵粉加工企業目前雖然數量不多,但是規模效益、銀行資金、技術設備等等諸多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顯現出來,而近幾年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的助農、惠農政策也給它們創造了優良的發展環境。
實際上,目前我國小麥深加工技術含量還不高,大部分停留在初級的麵粉加工階段,産品附加值很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循環利用率低造成的資源浪費問題仍很嚴重。因此,提高糧食作物産品附加值,把糧食作物榨幹吸凈、物盡其用,也是我國糧食加工需要重視的問題。在安徽瑞福祥食品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他們採用先進的旋流法提取小麥中的蛋白質,也就是小麥活性谷朊粉,每噸8000多元的市場價格使得麵粉的附加值大大提高。
提出小麥蛋白後,他們將澱粉乳經過發酵深加工,轉化為高品質的食用酒精;小麥酒糟廢液經過沉澱和發酵,生産出有機肥料;剩渣經過再次發酵産生的沼氣被用來發電。整個加工流程幾乎沒有一點資源浪費。
採訪中很多像張敬鑄、吳佔祥這樣苦苦支撐的小企業主告訴記者,他們目前都迫切希望能得到國家和銀行給他們政策和資金方面幫助,或者有大型企業兼併他們,否則只能等待被淘汰出局的命運。
縱觀我國小麥加工行業,佔總數八九成的小型加工企業在一些地區遍地開花,在原料市場和消費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慘澹經營,表現出産能較低、效益較低、技術含量較低和成本較高、能耗較高、糧食資源浪費較大的特點,業內人士呼籲國家儘快出臺相關法規,在小麥乃至整個糧食加工的規模、技術、設備等方面設置門檻,對大型加工企業和精深加工企業給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以促使小麥深加工産業整體效益更高,向著更加健康規範的良性軌道發展。過去的七天裏,我們見證了農民朋友辛勤的汗水,分享了他們豐收的喜悅,在這裡《聚焦三農》感謝朋友們的關注,也衷心祝願每位農民朋友在2008年的收穫更多更好更實在。
責編: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