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東北黑土地的變革:農民習慣看期貨玉米行情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7日 15:50 來源:CCTV.com

  

    我國是世界玉米生産大國,隨著全球能源形勢的緊張,玉米生産乙醇的潛在能源戰略價值更是引起經濟界普遍關注。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地方政府組織農戶、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國有糧庫、期貨公司企業,利用金融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特點,發動玉米産區農民成功地開展了玉米産銷模式的創新實驗。在東北各地,一些農民如今形成了看著期貨行情種玉米、對著期貨行情賣玉米的習慣。請看——

    在我國最大的玉米産區東北平原上,正在悄悄地進行一場惠及千村萬戶農民的玉米産銷模式的變革實驗。在那裏,大連商品交易所和地方政府組織農戶、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國有糧庫、期貨公司企業,利用金融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的特點,發動玉米産區農民成功地開展了玉米産銷模式的創新實驗。一些參與實驗的東北農民們説,我們歡迎這種有利於新農村建設的探索,希望有關方面實實在在地為我們農民著想,解決一些不利於農村生産力發展的問題,推動農村糧食産銷模式的變革。



面對期貨大盤的走勢圖,農民們不再陌生。 

    萬人大培訓

    文明之火讓千村萬戶開闊眼界

    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大連商品交易所在一年的時間裏培訓了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內蒙古等省區的千村萬戶的農民。大培訓,像是一股蔓延在我國北方農村的新時代的文明之火——僅僅一年間,已有44個地市、169個縣市區的2萬多種糧大戶、糧食經紀人、縣鄉幹部、糧食企業經理等玉米産銷第一線的骨幹力量,到大連商品交易所面對國際玉米大市場免費聽課、學習、研究玉米市場;這樣大規模的市場知識實戰培訓在國際期貨發展史上也無先例。

    對照玉米期貨市場,講玉米現貨知識、玉米市場信息、玉米流通、國際玉米産銷案例等學問,讓農民眼界豁然開朗。在交易所培訓現場,一位來自吉林省的農民對記者説,這樣的培訓真解渴,以前俺不懂“期”是什麼,“貨”是什麼,來這裡學習,腦筋開竅了;商品交易所的領導對俺們講,請您來不是炒期貨,是讓您來認識市場;專家告訴咱,美國的農民是看期貨大盤種地,先賣後種;俺們中國農民也要學著這樣做,農民不能光會順壟溝倒糧包,要懂得運用市場信息,把握著市場行情跑。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副總經理郭曉利説,我國是世界玉米生産大國,玉米可以開發出3000多個工業品種;隨著全球能源形勢的緊張,玉米生産乙醇的潛在能源戰略價值已引起經濟界的普遍關注。但是,我國從南到北20多個主要的玉米生産省市卻沒有形成産業保護體系,農民玉米生産和流通風險加大,影響到社會安定和經濟運行安全。按照自願組合、風險自負的原則,把分散的市場産銷元素,有機地串連起來,擴大我國玉米産業市場的生産規模;讓玉米增值、農民增收、企業壯大實力,國家增強糧食調控能力,是一件增強中國糧食市場競爭實力的大事情。

    天上掉餡餅

    兩次結算實驗在砬子溝村引起震動

    這場發生在東北玉米産量大區的實驗,一開始,並沒有引起農民的興趣。一位玉米産區的幹部説:“這幾年農民給‘忽悠’怕了,面對放開的糧食大市場,農民感到發虛;春天種糧瞅著壟溝心裏‘發愣’,不知種啥;秋天賣糧心裏更像揣了個兔子‘蹦蹦跳’,不懂行情。農村‘種得好不如賣得好,種糧難賣糧更難’,已經影響到社會安定和農業發展。”

    大連商品交易所&&組織農戶、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國有糧庫、期貨公司等企業聯手參與的這場玉米産銷體制的變革,即“公司+農戶”、“期貨+訂單”的實驗模式,在千村萬戶農民懷疑的目光中不聲不響地開始了。它的目的是引導農民利用市場信息,駕馭市場。

    這個實驗模式的內容並不複雜,吉林四平市葉赫鎮砬子溝村村委會那位同玉米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孫書記嘮起這套“嗑”,有板有眼:“這個模式是這樣,俺們村50戶種糧大戶中,首批參加實驗的有24戶;這些大戶先同村民合作組織的頭兒也就是我,簽訂産銷訂單;他們優先得到村民合作組織在技術、資金方面的支持;他們使用的種子、化肥、農藥等集中採購,節省不少成本。另外還有一些分散的農戶也與合作組織簽約。這個‘約’有‘三定’,定價、定質、定産。接著由合作組織與糧庫再簽訂訂單,落實玉米現貨訂單。糧庫把訂單通過期貨公司,由期貨公司把玉米進行套期保值,轉移風險,鎖定利潤。到了秋天,農戶通過合作組織,按照訂單價格把玉米賣給糧庫、企業,農民得到全部貨款結束交易。這個‘公司+農戶’、‘期貨+訂單’模式受到俺們村農民的歡迎,現在加入合作組織的農民已經達到了150多戶。路子越走越寬。”

    記者問:“咱東北有句老話,凡事不能剃頭挑子一頭熱,農民穩賺,糧庫和糧食企業不怕賠嗎?”孫書記説:“問得好,糧庫和企業有兩種選擇:要是行情下跌,可以在期貨市場平倉的同時將收購的玉米轉賣或加工;要是行情上漲,那就把收購的玉米整理後從期貨市場上交割。”糧庫、企業參與同農民的合作,既掌握了玉米資源,又拓展了市場贏利空間,他們都是駕馭市場的勝者。

    令外界人們震驚的是,砬子溝村的簽約農戶們去年賣的玉米實行了二次結算。

    東北的老話説,從南京到北京,買的不如賣的精。砬子溝村祖祖輩輩種玉米、賣玉米的農民竟破天荒地碰上了“二次結算”。什麼叫二次結算?農民在春天根據玉米現貨價格、期貨價格,同糧庫和企業簽訂價格訂單,並約定若玉米秋天價格上漲,糧庫和企業套期保值成功,再按照一定比例進行二次結算,給農戶按價格差進行分配。農民們説:“一斤玉米賣了一次,得了兩遍錢,敢情玉米也能生出利錢。”

    孫書記眉開眼笑地對本報記者透露了一個“秘密”:他們村今年有可能創造出三次結算,讓黑土地上種玉米的農戶真正體驗“種的放心,賣的放心”的境界。

    國家農業部農村固定觀察點的數據顯示,在一些地方農戶出售的農産品只有6%來自合同訂單,履約率低得可憐;一個主要的問題是訂單價格不合理:大多數企業與一般農戶簽訂糧食收購訂單時,依據的只是簽約時市場的局部、靜態價格。結果,價格趨低時,農民不願意種;價格走高時,企業的經營風險增大了。由此引發的經濟糾紛屢見不鮮。訂單農業並不能消除市場風險,穩定農村經濟秩序,發展訂單農業,砬子溝村給人們提供了一種頗為新鮮、科學又極具市場操作性的創新經驗。

    打造新模式

    遭遇經濟管理體制的鉗制

    在東北各地,一些農民如今形成了看著期貨行情種玉米、對著期貨行情賣玉米的習慣。大連商品交易所針對農民開展大規模市場知識培訓、大範圍送市場信息下鄉、大力推動建立“公司+農戶”、“期貨+訂單”的新型玉米産銷模式,讓東北三省千村萬戶的農民切切實實看到了新農村、新農業的廣闊發展前景。

    然而,這種適應新的生産力發展的新模式,在它的探索、發展之中也遇到了一些經濟管理體制上的限制。

    一些農戶反映,村裏的經濟合作組織的身份還相當尷尬:目前只能在國家民政部門登記,不具有法人經濟地位;既然沒有“身份”,村裏的經濟合作組織簽訂的“訂單”、“合同”,就不具有真正的經濟約束意義。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一些農民反映,他們想把村裏的經濟合作組織“升級”為經濟法人即公司,以便得到金融機構的貸款支持。可是有關部門告訴他們,如果你們辦理成公司,根據現在的政策,就不能享受國家對“三農”減免的農業稅收,要繳納營業稅、所得稅等項目的稅賦。

    一些專家呼籲,隨著國際能源價格競爭的加劇,玉米有可能成為新的能源戰略物資。國家應該從戰略的高度出發,抓住時機,出臺一些具體的産業政策,鼓勵、扶持我國玉米産業市場的發展……

    大連商品交易所在東北千村萬戶所進行的探索和實驗,已經産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儘管它的一些做法還有待探索、完善,但是,這場內涵無比豐富的新實驗,關係到東北地區千家萬戶的種糧農民的生計,關係到我國農業運行的安全,關係到未來影響到國民經濟産業戰略的發展。全社會都應該關注、支持這個承載著千村萬戶農民希望的新事物。(記者 方世璞) 《市場報》 ( 2006-07-03 第13版 )

責編:肖闊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