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 :2014年03月07日 15: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人物:邢蘭香北京料器第六代傳承人
邢蘭香這十年一直待在京城百工坊,這棟樓裏的人們知道的都是她另一個名字—料器邢。
百工坊裏聚集了眾多和邢蘭香一樣的“非遺”傳承人,他們一人代表一項手藝,擁有自己的工作室。屬於邢蘭香的這一間,更像是一個小小的手工作坊。用玻璃做成的工作臺正對著走廊,五顏六色的料棍在臺上堆得高高的,還有噴燈和降溫用的沙子。
“傳了幾代人的手藝,如今全北京就剩這一個攤兒了。這可是咱北京獨有的手藝,別的地方都沒有!”每天,邢蘭香總是一個人待在這裡,只要有客人進門,邢蘭香就會把北京料器介紹一番,閒時也練練手做些新玩意兒。“沒指望靠它們賺多少錢,有個地方能讓我做料器,傳手藝,就知足了!”
17歲進北京料器廠,3年學徒,從最普通的燈工做起。先學做扣子,掌握燒火、燒料的手感,再學做料獸。後來被選進技術科,有3個手藝最棒的八級工師傅言傳身教。31歲那年,邢蘭香被推薦去工藝美術學校進修兩年,成了北京料器廠最後一位送出去培養的人。勤學苦練,畢業考試時,零基礎的邢蘭香排在了前幾名。
上世紀90年代廠子倒閉,一家美國公司請她主管設計。當百工坊建立後,她又毅然放棄了高薪,來到百工坊開了料器工作坊。“就是喜歡,沒想到自己成了北京料器的第六代傳承人,一切像是註定讓我來做這件事。”
做了51年料器,邢蘭香並沒有滿足止步。琢磨有趣的創意,改進傳統技藝依然是她每日必修課。“雖然是老手藝,但也是熟活兒,手一生就會廢的。”
也許是耳濡目染,邢蘭香的兩個兒子都喜歡料器。起初,邢蘭香並沒有刻意引導他們傳承料器,只是在童年時培養他們學習美術,畢業後孩子們的工作也不是做料器。
“後來我的徒弟們都放棄了這行,孩子們反而撿了起來。”邢蘭香説,老大劉宇發揚傳統,做的寓意“百財”的料器白菜,是經典的造型;小兒子劉星則專攻創意,設計的奶嘴、奶瓶童趣十足,頗受年輕顧客喜愛。
如今,兄弟倆早已獨立開始了料器的製作,在前門還有了一家“料器邢”的分店,算是對料器邢的繼承。兩個兒子成了北京料器的第七代傳承人。
“讓北京料器這門老手藝在自己手裏活下去傳下去,就是我的夢想!”邢蘭香説。 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