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中國網絡展覽館 > 新聞資訊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巴斯克節”


發佈時間 :2014年02月21日 15: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呼倫貝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1

1

1

       額爾古納俄羅斯族的産生

      “巴斯克節”是額爾古納市俄羅斯族的一個傳統的重要節日。了解“巴斯克節” 首先要從額爾古納市俄羅斯族的來歷説起。
       據史料記載,1884年前後,越界盜採黃金的俄人人數已達1.5萬人,華俄聯姻已悄然開始。在清末民初,即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三、四十年間。由於外國列強的侵入,清朝政府的腐敗,加之連年戰亂及頻發的災害,中華民族曾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面對饑荒、戰亂,許多內地的青壯年以山東、河北為主,紛紛北上謀生。其中不少人輾轉來到額爾古納河畔,特別是額爾古納河採金熱興起後,闖關者更是絡繹不絕。當時中國境內有吉拉林金礦、奇乾河金礦等二十余座,北起漠河延至吉拉林沿線有採金者1.3萬人,俄人就有9000人、華人次之,後期多數俄人被清政府趨逐出境。與此同時,沙皇俄國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也奉行“邊區俄羅斯化”政策並通過一道“移民法”,將大批俄人及烏克蘭人、韃靼人、芬蘭人、波蘭人、高加索人等20幾個國家的人口,從歐洲遷移到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帶。其中,一部分人也來到了額爾古納河畔,並成為這裡的永久的居民。
       大約在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初葉,兩大移民流在黑龍江及額爾古納河畔砰然相撞,兩個分屬不同的人種,在這空曠、原始、閉塞的極地,從相互視對方為異己,到成為和睦相處的朋友,繼而聯姻成為眷屬。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間,有上千名俄羅斯婦女嫁給中國人,這在當時也形成了一種潮流,這些華俄後裔聯姻的後代,便被統稱為“華俄後裔”,也就是額爾古納的俄羅斯族。   “巴斯克節”的歷史淵源
       目前,這一群體已經在額爾古納地區生活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但是始終保留著獨特的傳統節日文化習俗,並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節日文化。俄羅斯族節日大部分都與他們所信仰的東正教的十三大節日有關。其中“巴斯克節”的淵源與宗教密切相關,所以一開始並不叫節日而是叫宗教紀念日。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長期生活在漢族人中間,其宗教意義已經不是舉足輕重了,娛樂成為人們在節日中的主要目的和行為,甚至不分民族和教別,成為人們一年當中最快樂的時刻,具有明顯的廣泛性和大眾性。
       復活節即“巴斯克節”是華俄後裔一年中最隆重最熱烈的節日之一,每年在公曆4月下旬至5月上旬這段日子裏。“巴斯克節”如同過春節一樣,人們在節前十幾天便開始忙碌,首先用上好的石灰將房屋粉刷一新,做到一塵不染。然後將聖龕及室內精心佈置裝飾一番。採一些帶“毛毛狗”的嫩柳枝用彩線或彩色布條扎成把,放在聖龕兩邊;同時做幾束絹花或彩色紙花、塑料花點綴在聖龕周圍;聖龕托板上鋪一條三角形的;寫有“Хрестос Вос”(即耶穌復活了)的飾簾。在聖像前點燃小蠟燭,供上彩蛋。烤制出大量不同風味、不同造型的麵包糕點,“古裏契”大蛋糕,上面用奶油和蛋清寫著“ХВ”(即“基督復活了”的俄文縮寫),敬奉聖母和招待賓客的上等食品。“巴斯克節”一般要過一週,男女老少都要精心地打扮一番,穿上最艷麗的服飾,佩戴各種首飾、走訪問候,按俄羅斯的禮節擁抱接吻,年輕人和孩童們兜裏都裝有幾枚煮熟的彩蛋,見面要互相碰撞彩蛋,看誰的彩蛋更硬,輸者要將自己的彩蛋送給對方,主人也要以彩蛋款待,賓主間有時也要各選一個彩蛋碰一下,以示友好和節日祝福。
       額爾古納俄羅斯民族民間傳統節日“巴斯克節”,經過漫長的流傳和發展形成了如下特徵:
       1、具有獨特性:俄羅斯民族傳統節日“巴斯克節”是很典型的獨特的民族節日。
       2、依存性的特徵:”巴斯克節”的淵源與宗教密切相關,當今其宗教意義已經不是舉足輕重了,娛樂成為人們在節日中的主要目的和行為,甚至不分民族和教別,成為人們一年當中最快樂的時刻,具有明顯的廣泛性和大眾性。
       3、在每年4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天“巴斯克節”前一個月不吃雞蛋,吃素。“巴斯克節”持續七天。
       舞臺劇《巴斯克節抒情》
       舞臺劇《巴斯克節抒情》是由額爾古納市文化館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俄羅斯族巴斯克節”編排以俄羅斯族家庭歡度巴斯克節為主線,原汁原味的展現了俄羅斯族的生産生活,古老的紡車、原始的食品製作方式、勞動中歡樂的遊戲與打趣、詼諧幽默的小調對唱、節奏歡快的舞蹈、色彩艷麗的民族服飾、演出現場的真情互動,具有極大的震撼與藝術享受,參加演出的大部分是額爾古納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及部分俄羅斯族群眾參加了呼倫貝爾市春晚、呼倫貝爾市“蒙古之源?根與脈”非物質文化遺産展演、在額爾古納市召開的內蒙古少數民族協會座談會、呼倫貝爾市舉辦的內蒙古科學發展觀現場會;由國家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組委會、山東省文化廳主辦 “喜迎十藝節全民共歡樂,全國群眾文化優秀節目惠民展演”等演出,並先後兩次赴俄羅斯進行文化交流。“巴斯克節抒情”在展現節日習俗的同時,用奔放的歌舞詮釋了人們的幸福生活;演員表演質樸,傳遞著千百年釀就的民族情懷,感人肺腑,以其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得到了廣泛關注和好評。
       2014年年初,市文化館工作人員對《巴斯克節抒情》節目重新編排,以增強觀賞性、增加新亮點,並組織群眾演員在文化館排練。文化館輔導員加強輔導工作,對每一個細節進行認真揣摩、細緻推敲,為演員精心輔導,做到精益求精,參加了2014年內蒙古衛視錄製的春節晚會演出活動。
熱詞: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巴斯克節 責任編輯:董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