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 :2014年02月10日 1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半島網 | 手機看視頻
説起扭秧歌,大家可能覺得沒什麼稀奇的,但你見過踏著青島方言版説唱音樂扭起來的嶗山大秧歌嗎?2月8日,在嶗山世紀廣場2014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産節活動現場,來自北宅街道大嶗錦繡旱船隊的表演者們便踏著島城網絡紅人“青島小強”的青島方言版説唱歌曲《過年好》扭起了大秧歌,傳統的秧歌舞步配上動感十足的DJ版説唱音樂,現場觀眾笑得合不攏嘴,被現場觀眾戲稱為“青島Style”,當天,還有舞龍、舞獅、鑼鼓隊表演、民間舞蹈表演等十余種民俗節慶活動精彩呈現。
8日上午,一場喜慶的歌舞表演拉開了2014嶗山非物質文化遺産節的序幕,和往屆非遺節幾天的會期、上百支參賽隊伍相比,今年的非遺節可謂“精簡版”,只有半天時間,不過精簡並不意味著不精彩。主辦方介紹,本屆以“美麗新嶗山·傳承在民間”為主題的嶗山非遺節為了滿足市民對老傳統、老習俗的文化需求,精心設置了“舞風神韻”廣場民間舞蹈大賽和嶗山民間藝術表演賽兩大活動版塊,邀請數十支有特色的秧歌隊伍和民間舞龍舞獅以及鑼鼓隊表演團隊,很多表演團隊還在表演中特意增加馬年元素,祝福大家馬年吉祥。
説起嶗山的非遺特色,嶗山大秧歌便不得不提,主辦方介紹,嶗山大秧歌是流傳于嶗山地區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早在明清時期就活躍于城鄉民間。在8日的嶗山非遺節中,來自嶗山區的12支特色秧歌隊伍,以嶗山大秧歌為主體,突出“民間、原創、地域”的特點,展示了嶗山大秧歌節奏歡快、姿態靈動、表演活潑特點。
在嶗山大秧歌的創新中最讓人驚喜的當屬來自北宅街道大嶗錦繡旱船隊的改編了,40余人身著傳統秧歌服,腳底下扭的是秧歌步,可節奏不再是傳統的鑼鼓聲,而是時下流行的由“青島小強”創作的青島話説唱歌曲《過年好》,歡快地青島話配上扭動起來的秧歌,讓台下的觀眾不自覺地叫好。
“騰挪展躍強筋骨,中國功夫令人服。”8日嶗山非遺節的現場,青島地區地功拳第五代傳人刁錫環武師帶領其眾弟子給現場市民帶來了嶗山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地功拳。在現場可以看到,地功拳表演者們腿法奇猛,腰身柔靈,倒地之後照樣可以練拳,用刁錫環的話説,地功拳的精髓為“站走勢,躺行拳。”據了解,發源於嶗山的地功拳早在宋朝已經出現,作為地功拳第五代傳人的刁錫環16歲時便開始習武,至今已有30餘年。刁錫環的願望就是能夠將地功拳傳承下去併發揚光大 ,目前刁錫環已有40余名弟子。
在本屆的非遺節上,除了精彩的民間舞蹈大賽,孫家下莊舞龍、東韓舞獅、王哥莊社區鑼鼓隊等15支本土特色民間隊伍組成的民間藝術展演活動同樣有看頭。其中,中韓街道孫家下莊舞龍隊已經有160餘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