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 :2014年01月03日 1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張家界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文/記者 曾甲長 實習生 田小 圖/記者 胡衛衡
2013年12月30日,一場精彩的文化活動在市民中舉行——來自全市中小學的數百名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分《非物遺韻》、《薪火傳承》、《希望之光》三個篇章,就非物質文化遺産領域的音樂、舞蹈等進行展演。
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這在張家界是第一次。
來自官方的資料顯示,該活動以15所“非遺”教育傳承學校為重點,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中小學教育傳承的實現方式,並期望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每位三年級以上學生會唱2—3首桑植民歌和旅遊宣傳歌,會跳1—2種民族舞,將學校打造成“非遺”教育傳承主陣地。
活動取得了讓人驚喜的效果。啟動儀式上,《土家族銅鈴舞》、《板板燈》和《鼓風神韻》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節目的精彩上演,集中展現了張家界濃郁的民族與民俗風情,贏得了觀眾的陣陣喝彩。不少觀眾反映:從來沒有看過中小學生集中演繹本土文化,新奇,震撼,感動!
活動的舉辦,讓一大批非遺傳承人感到振奮和鼓舞。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桑植民歌傳承人向佐絨告訴記者,節目展演讓人印象深刻,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需要從小抓起,需要中小學生來進行傳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庸武術硬氣功傳承人黃德君則表示,該活動有利於“不斷地使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系統地、規範地保護和傳承”。
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的意義,不少文化界人士表示:這意味著非遺正迎來第二個春天。
據了解,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富集,體系獨特完整,全市共有民間文學、傳統音樂等10大類、73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以桑植民歌、擺手舞、茅古斯舞、白族仗鼓舞、儺願戲、花燈、張家界陽戲等最具代表性。
近年來,我市初步形成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文化部門主要負責、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參與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機制。資料顯示,2006年以來投入4200萬餘元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
“3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列入國家級名錄、12項列入省級名錄、60項列入市級名錄。”本次活動總導演、市群眾藝術館館長覃大軍介紹,“非遺”保護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也還存在傳承渠道不暢、資源亟需保護、機構薄弱等問題,比如桑植縣現有各類傳承人206人,但60歲至70歲的佔34%。一些“非遺”項目因傳承人年齡、身體和青黃不接等原因瀕臨消失。
“前些年政府投入很大,主要解決保護的問題,那是“非遺”的第一個春天。學生是文化傳承創新的生力軍,這次非遺從學校教育入手,從青少年抓起,不但要保護好,而且要發揚好,對於文化遺産傳承與繁榮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非遺”正迎來第二個發展春天。”覃大軍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全市有18萬中小學生,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如果人人能唱、能跳、能懂2至3個“非遺”項目,對本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會是多大的促進?他説,文化是一種創造,是一種選擇,留住了傳承,就留住了歷史!校園的文化生活就會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