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中國網絡展覽館 > 博物館動態

27件北京人藝珍品展出 含周恩來批建專用劇場信箋


發佈時間 :2013年03月15日 14: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晨報 | 手機看視頻

 

  知名劇作家曹禺任人藝院長時的工作證,焦菊隱關於《我怎樣導演<龍須溝>》的親筆手稿……這些集中反映中國話劇藝術成長髮展經歷的珍品來重慶了。昨日下午,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博物館主辦的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藝術珍藏品重慶巡展在中冶•北麓原銷售中心負一樓開展。本次來渝展出的27件展品,集中展示了北京人藝這個眾多話劇迷眼中的聖地,在過去60年間的舞臺藝術發展情況。
  重慶巡展
  濃縮北京人藝60年
  本次來渝的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藝術珍藏品巡展,是北京人藝去年慶祝建院60周時推出的一個大型藝術成就展。
  昨天,重慶晨報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雖然來渝的實物展品只有27件,但整個展覽還是詳細、全面地為觀眾還原了這北京人藝的前世今生———整個展覽被分成了13章:從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北京史家衚同56號院成立,到曹禺、焦菊隱、歐陽山尊、趙起揚四位創始人親自規劃的首都劇場的建設藍圖,再到北京人藝表演風格的確立……展覽濃縮了北京人藝60年的發展過程。
  在諸多泛黃的照片中,話劇大師的身影隨處可見。透過曹禺、焦菊隱、歐陽山尊、趙起揚四位創始人圍坐一起約談,確定劇院發展藍圖的油畫翻拍照,你會發現北京人藝的今天,包含著多少代話劇人的心血。而這四位奠基者的詳細生平,也在展覽中得到了重要體現。
  首都劇場
  話劇迷心中的聖地
  作為北京人藝專屬劇場的首都劇場,在整個展覽中也佔據了相當大的篇幅。這個建成于1956年的劇場,不僅在當年是首屈一指,即便放到今天仍堪稱一流。“這可是在周總理的親自關懷下建成的。”據陪同記者的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副館長劉琳介紹,當年首都劇場使用的舞臺照明燈具,都是周總理特批從民主德國進口的。“雖然現在淘汰了,但都還收藏在我們博物館的倉庫裏。”
  此外,堪稱中國小劇場話劇發源地的首都劇場,在過去多年來排演過的多出小劇場話劇,在展覽中你都能找到,如1982年《絕對信號》的排練照、劇照;話劇《第一次親密接觸》的演出海報等等。
  實物珍品
  27件東西見證滄桑
  包括曹禺先生當年的工作證在內的27件實物珍品,是本次重慶巡演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東西。昨天下午,重慶晨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實物展品中既有各种經典話劇的戲服,如1990年話劇《北京人》中曾皓、曾思懿的戲服、1989年版經典話劇《雷雨》中四鳳的旗袍;也有老捨得《龍須溝》創作手稿和他親筆寫的《龍須溝》人物介紹等珍品。
  “有人總結北京人藝的特點是出人、聽戲、出理論。”劉琳介紹説,所以在本次來渝展出的珍品中,也包括了《蔡文姬》、《伊索》、《窩頭會館》等話劇的的藝術心得。
  27件實物中,一份抬頭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信箋最為惹人注目。因為上面有周恩來總理親筆批示的“交齊商辦”。
  據劉琳介紹,這背後還有一段周總理親自關懷北京人藝的故事: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剛成立時,沒有自己的劇場。1953年,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周揚,北京市副市長張友漁、吳晗聯名打報告給周恩來總理,申請建造話劇專用劇場。1953年2月16日,總理就特地請來曹禺、焦菊隱和歐陽山尊三位人藝負責人詳談劇場建設的問題。8天后,歐陽山尊委託周總理的秘書韋明轉呈了相關報告。“24日,報告交上去時總理剛好在外出差,但次日他一回到北京就在報告上親筆批示了‘交齊商辦’的字樣。”劉琳解釋,這裡的“齊”指的是當時的文化部副部長齊燕銘。
  據劉琳介紹,首都劇場建成後,文化部一度想收回去,只是北京人藝有優先使用權。“還是曹禺等幾位院領導再度聯名給周總理上書,總理才專門把首都劇場批給北京人藝的。”
  據了解,本次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藝術珍藏品重慶巡展將一直持續到本月20日結束。(裘晉奕)

熱詞: 北京 人藝 珍品 專用劇場 信箋 責任編輯: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