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中國網絡展覽館 > 主題展資訊

350余件江南印糕版藏品亮相浙江桐廬


發佈時間 :2012年12月07日 15: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12月6日,在浙江桐廬縣葉淺予紀念館的展廳裏,350余件江南印糕版藏品吸引住了民眾的眼光。社區一群上了年紀的阿姨們興奮地説:“這個樣子的糕模老底子我家也有的!” 
  在展廳旁的院子裏,年味的氣息撲面而來,打年糕、制糕點,年輕人躍躍欲試,爭著體驗民俗文化的魅力。
  印糕版是食品製作的模具,又稱糕模。按其用途來分為月糕模、年糕板、糕團模和茶食點心模四大類。據了解,這些印糕版藏品是由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現代美術館負責人楊光宇經歷數十年收集起來的,包含自明至民國的民俗糕模原件。
  浙江省文化館黨總支書記黃敏輝在《甘糯香影-江南印糕版藏品展》開幕式上介紹説,印糕版是民間雕刻藝術與美食文化相結合而産生的,具有深厚底蘊及鮮明地域特色的傳統民間藝術,至今已有千年曆史,被稱為“飄香的木刻藝術”,糕模上的吉祥圖案反映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據悉,通常的印糕版,長約一手,二三指寬,上面有幾個凹進去的印模。花樣多來自勞動和生活中常見的花鳥瓜果、牛羊雞鵝、胖娃、鯉魚等,也有福、祿、壽、喜等吉祥字。因為木頭時間一長容易腐朽,不易保存,所以流傳至今的印糕版大多數源自晚清、民國時期和解放前後。
  其實,這350余件江南印糕版藏品只是楊光宇收藏的一部分,另外還有出自華北地區,包括少數民族,甚至國外的藏品,共計1000余件。楊光宇回憶説,自從他收藏了第一塊五味和月餅模開始,便一發不可收拾,每一塊印糕版都能講出一個故事。
  據了解,在楊光宇的收藏之中,最早的一塊出自明代,雕刻了一位穿華服的官員,寓意“節節高升”,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
  “美食的記憶是短暫的,而美形是永恒的。”楊光宇告訴記者,舌尖上的美味過去就過去了,但它的形狀、它的文化卻通過模具保留下來了,這是他堅持收藏印糕版的原因。
  楊光宇告訴中新網記者,繼桐廬展覽後,他還將把藏品帶到台灣,讓全國各地的人們回味曾經的農耕文明,享受中國民間藝術的燦爛輝煌。
  據悉,《甘糯香影-江南印糕版藏品展》由浙江省文化館主辦、桐廬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承辦。除展覽活動外,楊光宇受邀進行了《江南印糕版賞析》講座。(汪恩民)

熱詞: 江南印糕版藏品 浙江 桐廬 責任編輯: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