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中國網絡展覽館 > 主題展資訊

中華世紀壇舉辦《化身博士》數字桃花源展覽


發佈時間 :2012年03月15日 17: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藝術 | 手機看視頻

新媒體藝術

 英國作家史帝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在1886年創作的小説《化身博士》(The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中,講述了一位名叫傑基爾(Dr Jekyll)的著名醫生,因抵禦不了潛藏在天性中邪惡因子的聳動而發明了一種藥水,並在夜晚喝下藥水後化身成邪惡的海德先四處作惡。他終日徘徊在善惡之間,內心中的愧疚之情和犯罪時的快感衝突令他飽受折磨。與我們從小所接受的善惡教育不同,在這部小説中善良和邪惡已不在是非黑即白的簡單價值判斷,而是緊密纏繞在心靈根莖上的兩生花,在此消彼長的隱秘生長中擴充著人性中複雜且無法被理性完全掌控的灰色地帶。同樣對於今天的藝術來説,更多數字技術的介入就像傑基爾配置的神奇藥水一樣,它能在現實中化身出種種極具真實感的虛擬幻影,並讓觀眾在夢幻與現實的多層次疊加中進入到“第三緯度”的懸浮心理空間之中。同時又在更加多元化的意義指向中凸顯著數字本身的悖論屬性——從1到0,10個簡單的數字代表著理性思維中抽象的永恒性,純凈又具有絕對的唯一性;但不同數字間無窮變幻的排列方式,又能夠包容下所有理想和現實間博弈的尖銳矛盾。

 在中華世紀壇數字藝術館舉辦的名為《化身世外》的新媒體藝術展中,數字又毫無懸念地成為了定義“新媒體藝術”形態的神奇藥水,它們在展廳中被不可見的縝密邏輯所掌控,與明滅閃動的電子光源一起發酵著“化身世外”的美好幻想。

 在來自法國的LAB212藝術小組創作的《休止符》中,觀眾可以在大屏幕前的白板上隨意地貼上不同顏色的貼紙:每種顏色的貼紙代表著一種不同的樂器,白板也被由上至下劃分成不同的音高區域。當白板上的貼紙發生變化的時候,對面大屏幕上的影像和音樂也會隨之産生變化,貼紙越多,音樂和影像的結構變化也就越豐富。這是一場完全由觀眾來決定的音樂表演,聽覺與觀看可以被每一個好奇且隨意的舉動所干涉並改變其原有的架構。就像是一場毫無風險的“政治選舉”,當我們的選擇被單純的愉悅趣味所統攝的同時,無序的狂歡也會讓感官陷入到毫無節制的慾望之中——為了探索豐富終極的可能性,觀眾不停地將色彩斑斕的貼紙貼在白板上,樂音和影像的變化虛擬出城市斑斕的倒影,直到白板上沒有任何可供喘息的空間為止;而當所有的貼紙被人粗暴地從白板上掃落的時候,影像和音樂也在瞬間恢復到呆頭呆腦的單調結構之內,宛如驟然停電的城市之夜一樣,除了遊蕩在空中的無窮慾望之外,別無它物。

 在這次展覽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件作品是Joanie Lemercier創作的《冰島火山》,作品的靈感來源於2010年4月冰島的火山噴發事件,但藝術家卻用最簡潔的形式框架剝離了延伸的社會屬性對於作品意義的影響。從群星閃耀的寂靜夜空開始,在被明亮線條鏤空的數字火山之下,藝術家用自然的天籟之音為觀眾們推開了一扇混合著寧靜與睏倦的大門,冥想者的天空在開場的漫長序曲中“化身”成抽象的自然景觀。而隨著星星緩慢運行軌跡的逐漸加快,碎裂的噪音和顫動的地面也在流星不斷的墜落中,將寧靜的擬像顛倒成不安的惶恐。在這裡藝術家用數字技術拷貝了一次自然形態的演化過程,觀眾被作為唯一的生命體納入到程序演算和原始風景相互銜接的寂靜旁觀之中。與展覽入口處的作品《化身微博》不同——用現實中的網絡資源來表白一種完全入世的樂觀姿態——《冰島火山》更像是一次蓄意的逃離:逃離開紛擾的現實所帶來的內心躁動,讓觀眾的身心完全融合進自然的脈動之中,但在這種“被沉浸”的全方位體驗的間歇,非現實的魅影又始終徘徊在沒有生命跡象的冰冷之內。只是在大部分時間裏,我們對於“虛擬自然”的移情都被自己內心的“感性理想”所遮蔽了。

 而這也正如我們今天的生活一般:被數字滲透的感官和神經敲打著城市生活中每一處細微的質感表現,從電子遊戲到網絡購物,由簡單的數字符號所衍生出的複雜矩陣,重構著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不竭嚮往。數字可以模倣一切,又可以超越模倣本身,並將亦真亦幻的假設確切地植入到現實生活之中,就像一千多年前的陶淵明老先生用文字所勾畫出的“桃花源”一樣——“不復得路”的尋找或許是對於理想最為完美的詮釋方式,只是昨日的武陵漁人已變成今日端坐在電腦前的我們,用鼠標循著看不見的數字邏輯尋找著那片“仿佛若有光”的隘口——而這座由海量的數字所構成的“桃花源”在多年之後的世界裏,是否又會因為更新技術的介入而變成另一座無人問津的遺失樂土呢?就像《桃花源記》中那位好奇的南陽劉子驥一樣——“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