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他們用愛給艾滋感染者照亮前程

 

CCTV.com  2010年12月24日 14:4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法制快報  

  這麼一批人,他們在我區防艾一線默默地奉獻著。他們當中,有醫院的醫護人員,有醫學專業的大學生,甚至有靠長期服用抗病毒藥來穩定身體狀況的艾滋病患者。

  他們在防艾工作中關心感染者的身體健康,關注感染者的心理需求,尊重感染者的一切權利,努力為感染者創造一個沒有歧視,平等、和諧、純凈的世界。

  護士長:能為更多感染者提供幫助很欣慰

  杜麗群是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艾滋病科的護士長。在人們對艾滋病仍然陌生甚至恐懼的時候,她已在艾滋病臨床護理的崗位上工作多年。

  2002年,杜麗群在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一個經濟效益較好的科室擔任護士長。當知道醫院將開設艾滋病專科但沒有人願意從事艾滋病護理工作的時候,她主動報名參加艾滋病相關知識的培訓和進修,為承擔艾滋病護理工作做準備。

  2005年6月,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立艾滋病專科,杜麗群主動請纓,到艾滋病科擔任護士長。她參與病區的區域劃分、物品準備、人員培訓,制定和實施工作計劃,制訂護理常規,落實消毒隔離規範措施等。作為醫院艾滋病職業暴露處理小組成員,她還參與制定針刺傷的預防和應急處理預案,指導護士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防止職業暴露。

  大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幾乎沒有免疫力,合併多種感染,營養狀況差,給護理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由於每個病人每天靜脈輸液2~3次,共10瓶左右,不但護士的護理工作量大,病人痛苦,也增加護士被針頭扎破皮膚的風險。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降低護士的風險,杜麗群不斷總結、摸索,為病人輸液採取100%靜脈留置管,培訓護士的拔針技巧,既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也減輕了護士的工作負荷,找到了避免針刺傷暴露的技巧,為穩定護理隊伍起到很好的作用。

  艾滋病護理工作不但艱辛,而且風險很高。有一名艾滋病感染者經醫院治療好轉出院後,一天毒癮發作難忍,想自行注射毒品。因他以前曾大量注射毒品,表淺的靜脈基本受損,自己無法注射,便跑到杜麗群所在科室,要求杜麗群為他打針。遭到杜麗群嚴詞拒絕後,這名患者竟然拿出針頭恐嚇。經在場的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極力阻止,才避免了事態的進一步惡化。“當時,我真想放棄這份工作。”杜麗群説,“但看到來自各方的安慰和其他病人期待的目光後,我感到自己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其實並不孤獨,有很多人支持我、需要我。”這件事情以後,杜麗群放下心理包袱,在努力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培訓艾滋病臨床護理人員。

  2006年,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為國家級艾滋病臨床治療培訓基地,至今已接收來自區內外學員15期約149人;廣西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項目臨床進修學員2期共28人;縣級以上醫院進修學員38人。杜麗群共為這些學員授課80學時,同時還應邀為省市級各種艾滋病相關知識培訓班授課10次。工作之餘,她還積極開展護理科研和新技術探索活動,在自治區衛生廳立項的科研課題《艾滋病抗病毒服藥依從性管理模式的研究》中,參與3項護理科研,並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7篇。杜麗群説,在科室成員的共同努力下,艾滋病科從原來的遮遮掩掩變成醫院的一個亮點。為更多的感染者提供幫助,是她感到最欣慰的。

  志願者:儘管不被理解,仍無怨無悔

  廣西醫科大學有一個預防艾滋病志願者活動中心(簡稱VPA),成員都是醫科大的在校學生。加入VPA後,許多人對艾滋病有了深入了解,發現艾滋病並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樣遙遠。“目前形勢已經十分嚴峻。”志願者韓雪瓊意識到,作為一名醫學專業的學生,應該為防艾做些什麼。

  在VPA志願者行動中,韓雪瓊大多做的是防艾宣傳工作。“艾滋病還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很多人聞艾色變。”韓雪瓊説,她最難忘的一次,是和同學去發傳單。當時,看到幾名婦女坐在家門口聊天,她們便走過去很有禮貌地説明自己是醫科大的志願者,是來宣傳如何預防艾滋病的。可話還沒説完,一名婦女立刻激動起來:“我們這裡沒有這種病,不需要你們宣傳!快走!你們女孩子家的怎麼這麼多管閒事啊,真是的。快走啊!”本來她還想跟這些婦女解釋一下,説明艾滋病其實並不可怕,可對方根本不給任何機會,各自進家關門。

  今年9月26日,廣西醫科大學舉辦了一場防艾主題的公益晚會。志願者楊淑穎是活動的主要策劃人之一,也是晚會的總協調員。她説,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本來組織打算讓志願者找商家贊助,但許多商家一聽説是公益活動且是有關艾滋病方面的宣傳,就對前來找贊助的志願者下逐客令。

  儘管常常不被人們理解,VPA志願者卻一直無怨無悔。韓雪瓊表示,越是在防艾路上走得久,越是對這份事業有一種熱情。志願者們都希望自己的行動能夠把健康知識帶給大眾,讓大家都了解艾滋病,關注艾滋病感染者而不是歧視他們。“志願者是什麼?我認為志願者就是一根燃燒著的蠟燭,照亮了別人,卻不會加速自己的燃燒。在加入志願者的那一刻起,我就告訴自己,我會儘自己綿薄的力量,照亮身邊的角落。我始終相信世界上的燈亮著的越多,黑暗就會越少。”韓雪瓊説。

  “愛之關懷”:讓受感染的孩子不被歧視

  “愛之關懷”是一個為受艾滋病影響的人群提供服務的非政府組織(簡稱NGO),由感染者和非感染者共同參與、平等決策,通過與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交流與合作,開發和推廣最佳實踐經驗,支持社區組織的建立,以促進寬容、平等、無歧視的社會環境為目標,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自2004年起,中國“愛之關懷”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紅絲帶工作模式”,為求醫的病人及其家屬提供服務。通過與有關醫療部門協作,努力提高感染者與病人在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同時,“愛之關懷”組織正在發展感染者聯絡網,促進病友及其家屬間的互助關係,以改善感染者們的社會環境。

  儘管這個組織在資金、物資和人力方面都匱乏,但面對許許多多由於艾滋病而陷於經濟困境的家庭,“愛之關懷”嘗試以各種渠道尋求資源,竭盡全力為感染者和病人提供物質及精神上的幫助。同時,針對越來越迫切的艾滋致孤兒童的問題,中國“愛之關懷”在廣西和雲南建立了以家庭式照顧為核心的“兒童之家”模式。

  6歲的柳州孩子阿龍在父母染上艾滋病死亡的消息傳開後,他又被檢測出是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校方迫於壓力不讓他入學。經多方協調,12月2日,中國“愛之關懷”與阿龍的監護人簽署寄養協議,阿龍正式轉入“愛之關懷”下屬的“兒童之家”生活,接受全方位的治療、護理、教育的支持。

  目前,阿龍進入“兒童之家”已20天,生活逐步適應。在接受專業醫生的體檢後,根據建議,阿龍必須儘快接受抗病毒治療。“愛之關懷”表示,將提供充足的營養和平等的教育機會,在阿龍的治療穩定之後,為他提供正規的就學機會。

責編:孫立東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