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本期《名師名校》節目帶大家走進中國政法大學,一起去感受中國政法事業的發展。 |
![]() |
中國政法大學是新中國近現代法學教育的發源地,是一所專門培養政法人才的高等學府。歲月流轉,弦歌不斷,這裡見證了新中國司法制度的每一步完善,這裡書寫了一個新時代崇高的光榮與夢想。
本期《名師名校》節目帶大家走進中國政法大學,一起去感受中國政法事業的發展。
1952年,在國民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中,中央決定整合幾個學校建立北京政法學院。中央決定將已有48年曆史的北大法律系及清華、燕京、輔仁大學的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匯集在一起,組建了嶄新的北京政法學院。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
毛澤東主席題寫校名後,周恩來總理簽發任命書,委任著名法學家、社會活動家,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起草顧問委員會主席錢端升先生為首任院長。
1979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任命曹海波同志為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就在這一年的9月,北京政法學院的校園更是迎來了復辦後英姿勃發的第一批學子。中國政法大學的老師回憶了那個歲月的往事,坐著小馬扎上課,在歌舞聲中讀書,那段青春歲月是那樣的讓人感懷。
鄧小平同志是怎樣為新成立的中國政法大學選校長?又是怎樣題寫了校名?
《名師名校》將為你揭開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是中國政法大學的校訓,幾十年來,一流的師資,優秀的生源,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深深植根於一代又一代法大人心中的與共和國民主法治建設同呼吸共命運的憂患意識與歷史使命感,這一切,都使中國政法大學成為培養新一代治國理政人才的沃土。
今天的中國政法大學設有18個校屬院部,涵蓋了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哲學、歷史學、教育學等7大學科門類,13個一級學科。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內,具有獨特的政法學院特色的二級學院紛紛成立,吸引着海內外數以萬計的莘莘學子們。
民商經濟法學院是按照學科群成立的二級學院,它有非常悠久的傳統。這個學院和市場經濟以及國家的國計民生密切相關。它有着厚重的文化積累,強調學者的人格,強調人文精神的培養。治學修身,經世濟民是他們畢生追求的目標。
法學院是中國政法大學堅定的支撐,是中國政法大學最為傳統的二級學院之一,學院在基礎法學和公法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特色。
外國語學院是新成立的二級學院,在開放的今天,它以獨特的教學方式吸引着人們的目光。
人文學院也是新興的二級學院之一,它由5個一級學科組成,有中文、哲學、新聞傳播等專業,這個學院注重培養具有基礎理論和跨學科特長的複合型人才。
本期《名師名校》節目將為觀眾一一剖析這些學院的優勢學科,帶給您最實用的信息。
55年來,中國政法大學為國家培養了20萬餘名高素質本科人才,他們在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特別是司法機關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今天的中國政法大學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優秀法官、檢察官、律師的搖籃,成為中國法學家的培養基地。這些的傑出畢業生,他們在實踐中詮釋着法大人“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品格。
以上內容敬請關注11月18日12:45分《名師名校》之《中國政法大學》。
責編:張昀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