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時間: |
|
河網交錯,河流縱橫的湖州,造就了濃濃的橋文化。這份深厚的橋文化,已經濃得滴下來,滴進清清的河水之中了。你見過古代的立交橋嗎?這裡有;你見過南北跨河、一撇一捺呈“八”字形的橋嗎?這裡有;你見過3座結構相同、建在300多米之內,又同跨一水的三孔石拱橋嗎?這裡也有。
據1993年編纂的《湖州市誌》記載,1990年湖州有各種橋梁8200余座,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43座,比世界水城威尼斯多一倍以上。有人曾寫散文描述南潯這種“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河水將市鎮分割成碎片。橋又將碎片連綴起來。”
目前,僅湖州市區範圍內登記在冊的古橋就有248座,有11座被列入文保單位,年代跨越南宋至解放前。據了解,過去湖州的橋遠不止這麼多,清同治《湖州府志》記載,當時烏程、歸安(湖州舊稱)二縣的橋共有1417座。在這些古橋中,有竹橋、木橋、平橋、高橋、短橋、長橋、斜橋、拱橋等,拱橋又有單孔、三孔、五孔之分。 古橋是江南水鄉的縮影,又是“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湖州的標誌,它見證了湖州從原始落後走向繁榮昌盛的千年文明史。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