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焦點訪談》 20250213 海外客“打卡”中國游
來源 : 央視網 2025-02-13 20:07 內容簡介 關注
《焦點訪談》 20250213 海外客“打卡”中國游
簡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13日 20:07
  • 視頻簡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過去一年多來,隨着中國“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容,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到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發佈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外國人6488.2萬人次,同比上升82.9%,他們領略中國美景、體驗中國文化、享受中國美食。 (《焦點訪談》 20250213 海外客“打卡”中國游)
  • 欄目信息
播放列表 更多 >
往期查詢>
精彩看點 更多 >
往期節目 更多 >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關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2024年在海內外社交媒體平臺持續火爆的“China Travel”,也就是“中國游”,在2025年初仍在持續發酵。過去一年多來,隨着中國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容、社交媒體廣泛傳播,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來到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發佈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外國人6488.2萬人次,同比上升82.9%。其中,免簽入境外國人2011.5萬人次,同比上升112.3%,他們領略中國美景,體驗中國文化,享受中國美食。

  2025年農曆蛇年春節,在中華大地上歡度春節的,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入境游旅客。

  北京京郊,蛇年元素的花燈、打鐵花、火壺、風火輪等表演讓法國游客讚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春節期間,深圳接待入境游客118萬人次,同比增長18%。

  上海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93%,為當地旅游消費市場帶來了新亮點。

  海外游客光顧的不僅有大城市,還有小城市小村落。在江西,沿着高鐵線路的游玩體驗讓海外游客深度體驗中國人的春節;在河南開封清明上河園,民間藝術體驗與藝術表演令海外游客大呼過癮;在湖北赤壁的羊樓洞古鎮,喝一杯青磚茶,春節別有風味。

  2024年以來,隨着一系列政策落地,中國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越來越多的外國朋友到中國探親訪友、旅游觀光。

  目前,中國已同26個國家簽署全面互免簽證協定,對38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入境免簽,對54個國家人員實行240小時過境免簽,開放口岸從19個省份的39個,增加到24個省份的60個,並將停留範圍從原來的一省一市為主,擴大到允許跨省跨市旅行。2025年2月10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佈公告,宣佈實施東盟國家旅游團入境雲南西雙版納免簽政策。持續優化的免簽政策,吸引了更多海外游客來華旅游。

  中國旅游研究院總統計師馬儀亮:“我們原來也做了個測算,外國游客在中國,2024年平均去的城市兩到三個。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很多外國游客是大老遠跑過來玩一次。如果局限在一個地方,確實對很多游客來説不是很方便,所以擴充區域作用是很明顯的。”

  上海是我國重要的航空和郵輪進出境口岸。2024年,上海邊檢總站共查驗入境外籍人員456萬人次,是2023年全年的2倍,其中,免簽入境外籍人員數量167萬人次,是2023年全年的4.7倍。

  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邊檢入境查驗大廳,辦理免簽、過境免簽手續的旅客絡繹不絕。

  由於距離的優勢,“去上海過周末”在韓國年輕人中流行起來。

  上海的武康大樓路口,隨處可見打扮時尚的韓國年輕人在拍照留念,這條充滿歷史韻味的老街,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濃厚的文化氛圍,成為了韓國游客心目中的“必游之地”。

  據上海邊檢總站統計,自2024年11月8日我國對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以來,截至2025年2月6日,上海邊檢總站在浦東、虹橋兩大機場口岸查驗上海與韓國往來客運航班5000余架次,查驗韓國籍出入境旅客數量37.3萬人次,環比增長近六成。

  敞開國門,只是第一步。

  縮短候檢時長、推行自助申報,開通更多國際直飛航線、擴大兩小時高鐵出行圈,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提升支付便利……從硬體到軟體,一系列改革讓更多人來到中國,看見中國,感受中國。

  因入境游而火起來的,不僅有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我國各地豐富的文化遺産也是很多外國游客爭相打卡的目的地。

  在河南洛陽,周末的龍門石窟人頭攢動。

  一行七人的旅行團來自一家日本的公司,得益於2024年我國對日本等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他們公司將此次團建活動目的地選在河南,深度體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幾天來,這些游客不僅驚艷於文化遺産的恢弘與壯觀,也體驗到在中國游玩、生活的方便與快捷。

  為了方便海外游客游覽,河南的這些景區升級了進入景區的刷卡系統,與以往需要到現場窗口售票不同,現在可以憑個人護照購票,外國游客刷護照就可以直接入園。

  海外游客到中國,除了觀賞壯麗的中國美景,體驗特色的中國文化,吸引他們的,還有地道的中國美食。

  在四川成都的川菜博物館,這些年輕的海外游客為自己的旅程增加了獨特的味道,他們在這裡不僅能了解川菜文化,還可以換上廚師服裝,自己動手炒一份宮保雞丁。

  親手炒出中國菜,這樣的經歷對於他們來説非常獨特。

  海外游客的增加,是機遇,也帶來挑戰。如何接住這“潑天的流量”,各地的出入境管理機構和旅游景區也在不斷提質升級,提升服務質量。

  湖南張家界為打造良好城市形象,在全市37個景區,實現中、英、韓文標識標牌全覆蓋,編印中英韓《張家界旅游指南》、多語種旅游宣傳資料,為游客自由行提供幫助。

  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邊檢入境執勤現場開設了中國公民通道、外國人通道等多類型通道,提高外國游客的通關效率。

  海南三亞通過設置外匯兌換便利站、推動外籍游客入住便捷辦理等措施,提升入境服務,吸引外國游客。

  越來越多的海外游客到中國游玩,享受旅途的同時,他們也把自己在中國的見聞發佈到社交媒體,成為中國形象的宣傳片。

  他們沉醉於中國瑰麗的自然風光,記錄中國的歷史文化古跡。

  他們驚嘆中國高鐵的速度與舒適,讚嘆城市地鐵的方便與快捷,震驚於中國的現代化水平。

  他們體驗智慧裝備,驚喜連連。

  他們羨慕中國的整潔與安全,點讚中國人民的友好與熱情。

  他們發佈中國城市的獨特景觀,引發海外網友的評論與好奇。

  持續火熱的中國游,不僅推動着文化和旅游業更好更快地發展,也為自主開放寫下生動的注腳。

  國家移民管理局外國人管理司副司長柳佳:“我們誠摯邀請更多外國朋友從線上走到線下,親身來到中國,全方位感受新時代中國之美。一方面讓更多的外國朋友來到中國,感受到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感受到開放、繁榮、安全、有序的新時代中國;另一方面,以實際行動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信心。”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中國游持續火熱的背後,是一個熱氣騰騰的中國,是一個魅力中國。外國游客在體驗中國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旅游業的發展,促進了各國人民的文化交流。隨着各項政策和旅游設施的日益完善,相信會有更多外國朋友來到中國,更好地感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歷史滄桑、“水光瀲艷晴方好”的自然壯景、“星漢燦爛,若出其裏”的先進科技,以及“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人文情懷。

編輯:劉京京 責任編輯:劉亮
全部評論
熱播榜 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