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焦點訪談》 20230222 綠色建築 低碳生活
來源 : 央視網 2023-02-22 20:08 內容簡介 關注
《焦點訪談》 20230222 綠色建築 低碳生活
簡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3年02月22日 20:08
  • 視頻簡介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到2035年我國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也包括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近年來,相關部門不斷推動建築節能佔比由30%一直到75%,再向超低能耗建築、零能耗建築、零碳建築發展。 (《焦點訪談》 20230222 綠色建築 低碳生活)
  • 欄目信息
播放列表 更多 >
往期查詢>
精彩看點 更多 >
往期節目 更多 >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關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播放列表 關閉

正在加載...

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到2035年我國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其中也包括:要廣泛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説到碳排放,可能我們馬上聯想到的是工廠、飛機和機動車的減排。其實,我們每天安身的房屋建築,就是一個碳排放的大戶。據測算,建築全過程碳排放總量大約佔到全國碳排放總量的一半。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量建設、大量消耗、大量排放。所以,實現“雙碳”目標,綠色建築是一個關鍵。近年來,相關部門不斷推動建築節能佔比由30%一直到75%,再向超低能耗建築、零能耗建築、零碳建築發展。那麼,建築節能都是怎麼實現的?綠色建築到底什麼樣?

  太原老軍營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是太原市最大的老舊小區,有7000多戶22000多人。61歲的劉俐萍和老伴兒在這套60平米的小兩居裏住了30多年。之前因為樓外沒有保溫層、窗戶密封也不好、樓體外立面還有破損,因此夏天熱冬天冷,劉阿姨苦不堪言。

  這樣的居住環境下,不僅居民的生活質量很差,而且建築本身也會消耗過多能源,産生大量碳排放。過去,由於受技術水平等限制,建造的建築通常缺乏完善的隔熱保溫條件,需要大量燃煤採暖、用空調調節溫度等等,這些都會帶來碳排放。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清勤:“2019年,建築全過程的碳排放佔到全國碳排放的50.6%,總量是49.97億噸二氧化碳,也就是説實現‘雙碳’目標,建築是最大的碳排放原因。”

  要實現“雙碳”目標,就必須對現有建築進行節能改造。近幾年,在全國許多城市都陸續進行了對現有建築,尤其是一些老舊小區的節能改造工程。2020年4月,太原老軍營小區也啟動了房屋節能改造工程,把樓房外墻保溫層厚度增加一倍,為居民家裏裝上了密封性更好的中空塑鋼窗,同時在屋面及地下室頂板都加裝了保溫層,形成封閉式保溫體系。

  現在,老軍營小區居民家裏的溫度冬天提升了3—5℃、夏天降低了2—3℃,原來墻體透寒、樓頂漏雨、沿街噪聲大的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山西太原市住建局副總工程師劉傑:“由過去不節能的建築,現在能耗降低50%,家裏的空調基本不需要了,居民這部分能源消耗和支出就可以節省下來。很多小區改造完之後,二手房價格每平米都增加了1000多塊錢。”

  太原市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一期項目已經在2021年年底完成,二期工程2023年年底完成。完工後,太原市每年可節省煤炭約40萬噸,相當於節省花費近2億元。隨著城市煤炭和灰渣大量減少,環境質量也將得到較大改善。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原司長田國民:“截至2021年底,全國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累計建成節能建築近277億平方米,比重超過了63.7%,北方地區完成既有居住節能改造面積超過17億平方米,惠及居民超過2400萬戶,改造後室內舒適度顯著改善,成為百姓心坎上的暖心工程。”

  除了執行更為嚴格的節能標準,新建建築從設計到施工各環節,都要盡可能遵循低碳環保理念,尤其要大力發展新型綠色建築。在這方面,各地也都在大力推進和探索。8月下旬,深圳的高溫天氣仍在持續。在深圳建科大樓6樓的露臺上,一場戶外會議正在進行。記者用熱感成像儀對溫度進行了測量,此時戶外溫度在33℃左右,露天馬路的溫度則高達41—47℃,但這個露臺的溫度保持在26—28℃。

  之所以能保持清涼舒適,是因為深圳建科大樓採用了立體綠化的設計,每層露臺都覆蓋了大片綠植,加上自然遮陽、通風的設計,使得露臺就像一座座空中花園,人在其中,舒適又愜意。而在深圳建科大樓的室內也同樣沒有燥熱的感覺。記者看到,許多辦公室並沒有開空調,但依然清涼舒適,還不時有自然風吹進來。這是怎樣做到的呢?

  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袁小宜:“大樓的自然通風,借鑒了廣東嶺南地區民居的冷巷做法。我們設計的時候,把整個大樓通過三個橫向、一個縱向的手法切成六個塊,這樣就給整個大樓增加了若干自然通風的風道。”

  原來,深圳建科大樓的設計非常有講究。它的整體造型呈現“凹”字形,面向東南側,這是根據深圳夏熱冬暖、常年刮東南風的特點,使室內空間進深變小,讓更多自然光照進來,同時用風道把東南風引入大廈內部,帶走熱空氣,實現降溫的效果。

  整棟大樓通過最大程度的自然採光、通風和低耗能設計,整體節能率為60%,達到了我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的最高級“三星級”標準。那麼什麼是綠色建築?它跟普通建築的區別在哪呢?

  王清勤:“綠色建築實現了資源消耗更少、環境污染更小、人居品質更高的巨大飛躍,平均碳排放比普通建築要減少20%以上,這是一個巨大的節約。”

  2006年,我國發佈了第一部綠色建築國家標準,之後又在2014年和2019年分別進行了修訂,明確:綠色建築就是要從設計到施工,從使用到拆除的整個壽命週期內,都可以做到節約資源、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的建築。

  要符合綠色建築標準,需要在建築的各個細節都體現節能理念。比如深圳建科大樓,它的照明系統也盡可能利用自然光源。通過專門的採光裝置,將室外的自然光線聚集,再均勻導入室內,從而代替部分人工光源。

  深圳建科大樓西面的墻體,西曬嚴重,於是設計者在這裡設計了一面太陽能光電幕墻,它能吸收直射的太陽光熱,不僅起到降溫的作用,還能把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為大樓又提供了一部分電力能源。這一系列節能設計和技術,使深圳建科大樓在2010到2020年間,累計減少電耗720萬度,間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829噸,比同期建成的同類建築節能約40%。

  打造綠色建築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因地制宜,最大化利用自然資源,實現節能、環保、舒適的目標。在重慶,有一棟開滿鮮花的綠色建築,憑藉它的高顏值,成為城市鋼筋水泥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這棟建築叫“重慶房子”,它建在一個小山坡上,金竹、常春藤等幾十種植物遍佈每一層露天花園,也覆蓋著建築的整個外墻。這不僅使建築看起來充滿生機,更奇妙的是,它的植被造型和功能還會隨著四季更迭而變化,成為一座具有生命週期的活建築。

  “重慶房子”總設計師陳毅航:“夏天植物長得最茂密的時候隔熱,形成微氣候、微循環,能夠降低整個玻璃表面的溫度,形成節能的效果。到了冬季的時候,整個枝葉都枯萎了,陽光就可以很方便進入室內,能夠滿足室內採光要求。”

  為了讓外墻的綠植呈現豐富多變的造型,並滿足不同季節的隔熱、採光、透氣需求,團隊要定期對綠植進行專業的管護。

  這個“重慶房子”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巧妙利用山坡上的風和建築一起“呼吸”。設計師打破了常規的圍合體建築結構,設計了從西北角進風、東南角出風的“L”形風道。

  重慶綠色建築與建築産業化協會副會長、西南地區國家綠色建築基地秘書長丁勇:“針對這個地塊常年的一些風向、風速,計算整個通風廊道的大小、尺寸,既滿足了重慶人習慣通風的人文思想,又能跟當地氣候很好結合起來。”

  美觀、節能、舒適,“重慶房子”是打造綠色建築的一個成功嘗試,也是未來建築設計的方向。

  王清勤:“‘重慶房子’是最能體現重慶山城特色的建築,它結合重慶的氣候特點,利用天然採光、自然通風、立體綠化的綠色建築技術。”

  根據《“十四五”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發展規劃》,到2025年,中國城鎮的新建建築百分之百都要執行綠色建築的標準。建築能耗和碳排放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形成綠色、低碳建設發展方式。

  田國民:“全國新建綠色建築面積由2012年的400萬平方米,增長至2021年的20億平方米,10年增長了500倍,累計建成綠色建築達86億平方米。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推動建築節能和綠色建築邁上新臺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進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而建築領域則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戰場,推動建築的節能低碳發展意義重大。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建綠色建築面積佔新建建築的比例已經超過了90%。《“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要全面建成綠色建築。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讓建築“綠”起來,我們的生活空間會更加宜居,這個世界也會變得更加清潔美麗。

編輯:宿黨輝 責任編輯:劉亮
全部評論
熱播榜 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