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200324 中國經濟:應對疫情的組合拳

來源:央視網2020年03月24日 20:11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對防控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中國經濟的一次大考。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武漢考察時再次強調,要在加強防控的前提下,採取差異化策略,適時啟動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條件的復工復産。在黨中央的統一決策部署下,包括央行和財政部的多個部門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復工復産的具體政策,這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都包含了哪些內容,給企業帶來了怎樣的助力,疫情期間民眾的經濟生活又在經歷怎樣的變化?

作為一家知名連鎖餐館,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讓他們猝不及防,一些採購的食材只能作為零售商品出售,堂食客人稀少,主要業務改成了外賣。

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生活帶來不小的影響,與大眾消費相關的行業首當其衝,因疫情防控需要,餐飲住宿、旅遊、休閒娛樂等人群密集度高的行業都停業歇業,市場消費量也隨之下滑,緊張的現金流成為一些實體企業的最大挑戰。

企業的現金流問題,在疫情發生後不久便引起了金融部門的高度重視,1月底,光大銀行北京分行僅用不到72小時,就向收入驟降的眉州東坡緊急發放1000萬元優惠利率貸款,對早前發放的4000萬元貸款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

眉州東坡所經歷的,正是疫情中許多企業的縮影,針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的現金流問題,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持續發力。截至3月13日,人民銀行已經發放專項再貸款1840億元,9家全國性銀行和10個省市的地方法人銀行向4708家全國性、地方性重點企業累計發放優惠貸款1821億元,平均每戶企業獲得優惠貸款4000萬元。截至3月14日,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抗擊疫情提供的信貸支持已經超過了1.4萬億元。

如果説金融政策是為企業提供資金保障,財政稅收等政策則是要為企業減少負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財政部門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障防疫需要,並出臺減稅降費等一攬子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支持企業復工復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研究制定《關於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明確免、減、緩三項措施。階段性減免企業三項社保繳費,預計減免規模將超5000億元,這項特殊措施在中國社會保障史上尚屬首次。 

金融財稅等政策是為了應對企業短期的現金流問題,而企業復工復産面臨的諸多挑戰還需要更加細緻的服務。長時間停減産使許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客戶和訂單嚴重流失,經營活動陷入困境。

何道國所在的物流公司,經營著重慶至周邊省市的公路貨運,比老何更著急的是重慶兩江新區,區裏20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經全部復工復産,貨運不出去,供應鏈就運轉不起來,復工復産根本無從談起。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想到了去年剛剛建立不久的多式聯運大數據服務平臺。 

借助這個多式聯運大數據平臺,重慶開始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聯動運作,以往一家物流企業跑全程,現在變成了你跑第一棒、我跑第二棒的“接力賽”。節後第二周,重慶就打通了國內外200多個大中型城市的運輸線路,對於老何來説,儘管物流速度和正常時期相比還有些差距,但他手中的訂單一下子就消化掉了一大半。

在製造業基地深圳寶安區,當地政府不僅為企業提供所需的防疫物質,隨著企業生産逐步恢復,又在廠房租金等方面給予減免,並安排包車將企業的工人從外地接回。企業産能基本恢復,政府還通過崗位補貼等方式,幫助企業新招聘産業工人。

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必須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在黨中央的統一決策和部署下,從金融財稅到優化服務,多項政策密集出臺,各部門各區域協調配合,這場疫情也成為對我國經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疫情給餐飲業線下生意帶來了不小的打擊,與此同時,也倒逼著一些企業拓展新的業務方向,通過線上直播,將食材做成半成品出售給消費者,全新的商業模式,加上企業本身的知名度,讓餐飲企業眉州東坡的線上訂單應接不暇,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線下經營的損失。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許多人不得不宅在家裏,而柴米油鹽的生活卻井然有序。疫情期間,各類電商平臺訂單大幅增長,線上辦公,線上教育,以及各種“無接觸式”的生活方式成為趨勢。包括“共享員工”在內的各類靈活用工方式,更是給保就業、穩流通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52歲的趙德鳳通過一個打零工的小程序,為自己找了份閃送員的工作,這已經是疫情以來,他在這個平臺上找到的第二份工作。

通過在線平臺省去了勞務仲介環節,這些臨時工作大多還可以按日甚至按小時結算工資,用工成本也因此大為降低。疫情發生至今,僅在上海,他們就為包括閃送在內的各類服務業企業輸送了近500名臨時員工。從經營模式到用工方式,過去多年蓬勃發展的數字經濟保障了疫情期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運轉,也拓展了傳統線下産業的邊界。

從財稅金融到生産物流,從穩就業到保民生,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及時有效抵禦了新冠疫情所帶來的短期衝擊,這也與過去幾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實體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一脈相承。傳統行業與數字技術加速融合,讓中國經濟呈現出更豐富的內涵與活力。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中國的步伐依舊從容而穩健。

商務部多項監測數據顯示,近期全國消費市場運行出現了積極變化,市場銷售觸底回升,此外,國家發改委等23個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聚焦改善消費環境、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升消費領域治理水平等19條政策舉措。這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政策舉措既在應對短期的困難,更是立足長遠。我們繼續落實各項改革發展舉措,推進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不會因為一次疫情而發生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也不會因為疫情而變化。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03月24日 20:11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對防控能力的考驗,也是對中國經濟的一次大考。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武漢考察時再次強調,要在加強防控的前提下,採取差異化策略,適時啟動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條件的復工復産。在黨中央的統一決策部署下,包括央行和財政部的多個部門,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復工復産的具體政策,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都包含了哪些內容,給企業帶來了怎樣的助力,疫情期間民眾的經濟生活,又在經歷著怎樣的變化?(《焦點訪談》 20200324 中國經濟:應對疫情的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