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兩彈城”:穿越半個世紀的兩彈精神
來源 : 央視網 2019-05-12 19:10 內容簡介
[視頻]【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兩彈城”:穿越半個世紀的兩彈精神
簡介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9年05月12日 19:10
  • 視頻簡介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兩彈城”:穿越半個世紀的兩彈精神。
主要內容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期以來,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憑藉深厚的學術造詣、寬廣的科學視角,為祖國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大貢獻。

在四川綿陽梓潼縣,有一個叫“兩彈城”的地方。這裡曾經是我國最神秘的核武器研製基地之一。國家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有9位先後在這裡工作生活。今天(5月12日)的《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系列報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神秘的“兩彈城”,走近這群幹驚天動地事的隱姓埋名人。

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的這片院落,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舊址,現在被稱為“兩彈城”。許多人慕名而來,在這裡,這些穿越時空的建築,仿佛讓大家走進了新中國核武器科技事業的艱難時期。

然而二十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常人不能涉足的禁地。

在首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後不久,1965年,黨中央決定將核武器研製基地從青海遷至四川腹地這片遠離城市的山區裏。

就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一批當時全國最頂尖的科學家帶領2萬多名科技工作者紮根在這裡。

物理學家陳能寬院士1955年滿懷愛國熱情回國工作。輾轉來到這座偏僻的“兩彈城”後,他在奮鬥中度過了12年的歲月。在給妻子的信中他説到:當年我們拋棄洋房轎車,帶著女兒回國,正是為了幹一番事業,讓祖國富強。

為了祖國富強的理想,這些科學家們捨棄的又豈止是優越的條件。在物理學家王淦昌曾經住過的宿舍裏,記者找到了這樣一個木箱,上面寫著“王京”兩個字。王京是誰?又代表著什麼?

在這隱姓埋名的17年裏,連王淦昌的妻子都不清楚丈夫的去向,由於當時各個基地都是用信箱為代號,所以每當別人問起她,她就會説,老王到“信箱”裏去了。

在“兩彈元勳”鄧稼先位於“兩彈城”的舊居裏,有這樣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明天還要動一次小手術”,記者發現,這張紙條上的“小”字,明顯是加上去的,鄧稼先寫下這張紙條時,正在忍受晚期直腸癌的折磨。

在“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們帶領下,從1970年到1996年,“兩彈城”先後指揮了數十次核試驗,打造出一批守護祖國和平安寧的“國之利器”,也誕生了一批至今引領中國原始創新的科技工程。“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是這些科學家們無悔的人生選擇。

如今,新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已經成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主力軍,不管時代如何改變,鑄國防基石,做民族脊梁,永遠是“兩彈城”裏不變的使命和精神。

編輯:常悅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