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因為這件事,中國汽車銷量28年首次下滑……

CCTV節目官網-CCTV-2 對話 來源:央視網2019年04月22日 11:30 A-A+

中國汽車的年銷量從1990年開始發展的幾十萬量增長到2800多萬輛,連續28年年正向增長,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汽車産銷量第一次出現了下降,中國的汽車工業發展進入了“寒冬期”?出現“寒冬期”的原因是?《對話》邀請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大佬做客,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比亞迪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傳福,他們竟爭先坦誠總結各自缺點?
自主品牌汽車有欠缺?

汽車銷量28年來首次下滑,是什麼原因?

做客《對話》的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説,他幹了40年,在在合資企業做了八年總經理,最大的感受就是雙贏,合作一定要真誠,一定要有信任。“企業要發展,一定是站在合資企業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是考慮各股東的問題,雙方是要發揮各自很大的優勢來互補,相信只要把這個蛋糕做大,雙贏是我們的方向。”

尹同躍:和中國合資的企業沒少賺!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也認為,改革開放是大勢。總的來説,開放對自主品牌是好事,會激勵大家更加的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但對不同的企業影響會不一樣。影響的多少會有不同,但總的方向,整個行業對中國自主品牌,對中國汽車工業行業不會有大的影響。

很多外國人覺得中國合資企業的共性不高,好像外國人讓中國人賺錢了,很多國外大企業在中國賺了很多錢,在合資企業賺的錢很多。這些企業如果是在美國或者在其他國家,沒有人要求他們合資,他們自己幹的時候賺不到錢,在中國合資賺的錢都很多,説明了中方的貢獻是非常大的,只不過他們沒有承認而已,所以可能很多企業最後自己幹了以後,可能還會想那時候跟中方合資中方的貢獻。

胡邊疆:外國品牌能走到中國,中國品牌也可以走到國外去!

獵豹汽車副總裁胡邊疆認為,合資股比放開,如果分兩方面看,一方面,或多或少對自主品牌會有一些影響,只不過影響大和小的問題,是因為主體不同。另外從合資的外方角度來看,中方肯定在合資的過程當中,是做了貢獻的。尤其在中國的市場開拓層面,如果股比放開之後,外方進入的産品也會越來越多。“對於中國自主品牌的企業來講,有兩件事情可能需要考慮,一是為什麼外國品牌能走到中國,我們中國品牌不可以走到國外去。中國的自主品牌車企數量是很多的,這種分化和合併也是一種趨勢。我們中國的自主品牌的車企一定要有一個開放包容的心態。”

曾慶洪:練好內功不是一句空話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認為,其實幾個方面都要練好內功,在研發上怎麼練好內功?在製造上怎麼練好內功?在整個産業鏈上,特別是供應鏈上,怎麼練好內功?汽車的質量、成本、服務等,特別強調是,在銷售服務環節怎麼練好內功,所有出發點都要堅持顧客為中心,社會就能期待你生存。練好內功不是一句空話。

徐和誼:能力建設和改革力度要一起抓!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認為,作為國有體制的汽車企業,要想幹好自主品牌,在國企改革的進程中,應該優先加大加快在汽車整個領域的國企改革的步伐。從走過的這段路來看,某個領域,某些專業,並不比國際跨國公司的水平能力差,但是體系能力簡直無法和人抗衡。不是在一個數量級上做對比。所以要一手加大體制的改革力度,一手抓內部苦煉內功體系的能力的建設。

尹同躍:中國自主品牌要加強聯合發展

尹同躍:像我們過去做汽車可能就是一個汽車,開發一個汽車就結束了。現在不是這樣,新能源汽車也要開發,也要花錢。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汽車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賣點,因為年輕人特別需求。另外,人工智慧汽車自動駕駛這項,過去可能花一元錢,現在變成花四元錢甚至花五元錢,因為汽車是一種多種形式重跌的階段,汽車行業,負擔非常重,比過去要重得多。國外的很多主機廠之間相互聯合,非常頻繁,中國的主機廠跟外國企業合作的非常好,但是中國自主品牌之間的合作非常少,包括體系的,體系能力實際上也是可以共享的,行業內的合作氛圍還需要加強,現在非常可喜的看到,一汽、東風、長安正在聯手合作,中國自主品牌比過去更高了更寬了,合作的意願加強了,這也是這個行業發展到今天的外部競爭環境壓力所導致,中國自主品牌要加強聯合發展。

王傳福:未來的汽車行業還會有更深度的變革!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認為,目前的機遇還是危機,都是同樣的重大,一百年來,(汽車)這個産品都沒有大的變革。最近幾十年,産品要發生深度的變革,從幾十家企業變成幾百家企業,未來,肯定還要有一個深度的變革,會成為幾家,在這些變革當中主體是企業。未來還是要苦練內功,最後促進兼併重組,能形成一個非常良性的、數量更少一點、更健康的市場環境。

汽車大佬預測中國市場自主品牌銷售的增長率!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 3%到4%。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我預測是3%到5%。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2019年我認為自主品牌是個艱難的一年估計是零,零增長。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我是5%,新能源車上是有很大的動力和機會。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