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190310 奮進新時代 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來源:央視網2019年03月10日 20:22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審議討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時,對一個新詞給予了特別的關注,那就是“智慧+”,“智慧+”也是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而轉型的關鍵之一就是創新驅動。從“互聯網+”到“智慧+”,一幅萬物互聯的圖景已經徐徐展開,這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個“智慧+”,“+”的是什麼,又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慧+”,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了“互聯網+”,而這次出現在報告中的是“智慧+”。

       此外報告還提出,要促進新興産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産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

       從“互聯網+”到“智慧+”,從“加快”到“深化”,政府工作報告表述變化的背後,是中國人生産和生活方式的又一次升級迭代。在“互聯網+”時代,各種基於互聯網數字技術的商業模式,改變著人們的衣食住行,一鍵下單,共享經濟等等,實現了人與人的實時連接。而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不再局限于連接人與人,而是將人與物,物與物連接在一起,從而帶來萬物互聯的全新時代。從“互聯網+”走向“智慧+”,也被認為是一種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所主要依賴的勞動力和低成本優勢逐漸消失,經濟發展由原來的規模擴張變為提質增效,而從更大視野來看,以人工智慧、清潔能源、量子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為主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重塑世界經濟的格局,創新驅動既是中國經濟的全新引擎,也是一個必然的歷史選擇。

       2018年,中國經濟實現了穩中有進,一個突出的體現就是新動能持續發展壯大,以及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據統計,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新興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8.9%和8.1%,全年境內外專利申請比上年增長16.9%,授予專利權增長33.3%。2018年,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等權威機構推出的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上,中國排名第17,也是進入前20名的唯一發展中國家。數字的背後,離不開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對於新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大膽探索和投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提高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最重要的是有效發揮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第四次工業革命大背景下,特別是消費互聯網轉向工業互聯網的過程中,對於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對於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此外報告還提到,科技創新本質上是人的創造性活動。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特別是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賦予他們更多的財務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看來,之所以要同時強調基礎創新和配套的人才機制,是因為當下基礎科研創新的難度已經越來越大。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中國在一些尖端科技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以“北斗”導航系統為例,10年前,中國衛星導航終端的芯片、模塊、軟體還基本依賴進口,如今,中國“北斗”重大專項關鍵器部件已全部國産化,並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北斗”工程研發建設隊伍,有300多家單位,8萬多人員,集中了全國優勢科研力量,通力協作,攻堅克難。既有國家行政力量引導,也有市場化的資源配置,最終産品也具有很高的商業價值。如何複製這種成功,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是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大膽探索和實踐,另一方面則是政府想方設法地創造有利的創新環境。在剛剛出爐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中,創新驅動被擺在了極為突出的位置。全國人大代表溫國輝認為,大灣區匯聚了強大的基礎科研能力,人才儲備以及眾多的高科技企業,政府首要做的就是從規劃、政策和資金上做好服務的角色,打造有利於創新的良好環境。

       打造有利於創新的良好環境,還要通過改革機制,比如説完善資本市場對於創新的支持。今年和“智慧+”一起,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還有定位於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融資渠道的科創板。報告中提到,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機制,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鼓勵發行雙創金融債券,支持發展創業投資。不少代表委員認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融資渠道的缺乏,正是當前科技創新領域的一個痛點所在。

       採訪中,代表委員們從加大基礎創新投入,給人才鬆綁,完善金融支持機制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建議。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並在推動傳統産業改造提升、促進新興産業發展、提升科技支撐能力等方面給出了具體安排,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打造“最強大腦”。而要實現這些目標,還得依靠改革的精神,實幹的態度,才能讓中國在創新發展的道路上走的又穩又快。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9年03月10日 20:22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在審議討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時,對一個新詞給予了特別的關注,那就是“智慧+”,“智慧+”也是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經過多年發展,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而轉型的關鍵之一就是創新驅動。從“互聯網+”到“智慧+”,一幅萬物互聯的圖景已經徐徐展開,這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我們首先來看看這個智慧“+”,“+”的是什麼,又會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呢?(《焦點訪談》 20190310 奮進新時代 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收視TOP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