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這項技術可以節省500-600億的醫療支付開銷 還可以預防耳聾寶寶

CCTV節目官網-CCTV-2 對話 來源:央視網2019年02月25日 16:51 A-A+

程京是清華大學教授、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和團隊國家科學發明二等獎,獲獎的技術是遺傳性耳聾檢測基因芯片這個芯片到底有多牛?市場價值是多少?科研項目推向市場的過程還順利嗎?!

革命性的生物芯片創新有330多項專利?

清華大學教授 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程京告訴我們,電子芯片中國已經是落後國外好幾十年了,然而生物芯片中國跟領先國家的差距也就是十多年。“在這樣年輕的領域,我們該如何面對是非常重要的。生物芯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第一個嘗試以企業的方式去註冊管理,自負盈虧,並且必須注重成果轉化和應用,不被考核文章。被考核的是專利標準,從成立到現在有330多項專利,制定了一系列的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美國最大的生物芯片公司首席執行官帶隊到了我們國家中心訪問的時候,他們非常的驚訝,有這麼大的生物芯片在運行。兩個小時禮節性的拜訪變成了六個半小時的直奔主題的戰略合作談判,最後的結果就是雙方知識産權共享。在這些過程中最核心的就是技術體系的建設。“

他做生物芯片的初衷是因為孩子…

程京是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同時也身兼著把科研成果轉換落地的企業的負責人,他説,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院士的一段話觸動他要做這個項目。 “2006年當時國家科技部863重大專項專家組到我們國家中心來檢查,有一位院士看完我們做的這些芯片,就給我講了一個事兒。他就講芯片既然已經做出來了,你們應該考慮一下,開發一款專門檢測耳聾的基因芯片。我就問他有什麼必要做這個?他説因為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耳聾,是因為基因的變化導致的。我説要不做會怎麼樣?他説要不做的話,這些人因為聽力的問題就會導致他喪失語言功能,會形成語言障礙,啞巴是因為聽不見導致的,如果我們把前端要控制住了,它能夠恢復聽力,或者説能夠保有聽力,像小孩子他就可以説話,就不會變成又聾又啞。所以我聽完之後的話我覺得觸動很大。

基因芯片正式被創造出來之前,預防聾孩子是沒有辦法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醫促會會長韓德民也補充,聽力領域中按照2007年的統計標準,中國可能有2056萬聾人。“這些聾人當中,得有80萬七歲以下的聾孩子,而且每一年會有2到3萬這樣一個新增的數量,一個聾孩子的培養過程,相當於6個正常孩子的花費。聾啞對國家來説回帶來很重大的社會負擔。但在大量的工作當中,我們發現僅僅做臨床工作是不夠的,還有更多的能夠減少這些聾孩子的發生和聾病人的發生,在基因芯片正式被創造出來之前,我們是沒有手段方法的。那麼有了基因芯片,我們就可以把遺傳性聾和相關聾的一些病因,從基因學的角度把它篩選出來。我們就知道哪些人可以有聾病,哪些聾是由遺傳因素帶來的。”

通過生物芯片能節省500-600億的醫療支付開銷?

程京説,通過生物芯片技術完成了全國遺傳性耳聾的(新生兒)的篩查,已經到了330萬。預防了這些人變成殘疾人,如果這些人真變成殘疾人,節約了將近是500到600個億的醫療支付開銷。“耳聾基因檢測是發現我們是否攜帶有有可能導致患耳聾的基因,它到底是隱性的,還是顯性的,還是正常的,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我們自己設計開發了激光共焦掃描儀。可以自動的把這些信號做一個解讀,告訴你有什麼樣的隱性、顯性或者正常的情況存在,然後按一下計算機,它就給你自動産生檢測報告,供醫生參考使用,整個過程就結束了。”

耳聾是兒科醫生碰到的世紀難題?

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 教授 主任醫師戴樸是一名外科醫生,曾經放棄兩年半的臨床時間專門去國外學人類遺傳學,想找到耳聾的真正原因。告訴我們,耳聾是耳科醫生碰到的世紀難題。它的病因是摸不著的,就沒有辦法去治療它,預防它。“特別有意思的是,遺傳性耳聾裏,突變位點非常集中,不是説一人一個樣,一個人一個樣,這個芯片就不太好起作用了。遺傳性耳聾裏是很多人都是一個樣。把這個基因技術帶到臨床,我們提的要求比較高,要高精度、高通量、低成本。必須要這樣才能在臨床廣泛的應用。如果要給孩子用這個藥,檢查了説他對他不敏感,但是實際上他對這個藥物是敏感的,一針打下去,他可能會耳聾,這也會造成臨床的一個大錯誤。”

860010-11140516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