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二季“劇透”:山水林田湖草美 坐遊神州話生態

CCTV節目官網-CCTV-10 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二季) 來源:央視網2019年01月21日 22:21 A-A+

《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二季,作為央視新春賀歲檔的顏值擔當,可謂實至名歸。它以中央電視臺開年之作閃亮登陸CCTV科教頻道春節黃金檔。這是全國首檔大型生態文化節目,以美麗中國、生態保護、地理文化為主軸,未曾播出便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究竟有哪些亮點值得提前“劇透”呢?以下咱們就一一盤點:

這些地方,不僅有詩和遠方,還有人與自然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綠水青山看中國》的核心理念。為了讓理念落地生根,節目組通過哈尼梯田、海草房、桑基魚塘、雙心滬等傳統農耕和海洋文化,傳達人地和諧的生態觀念。須知,哈尼梯田、海草房可都是炙手可熱的目的地哦。

雲南哈尼梯田

雲南哈尼梯田

海草房

海草房

看生態熱詞的別樣解讀

生態熱詞如何解?地理科普知多少?

第二季的《綠水青山看中國》,將有時下最炙手可熱的生態文明熱詞金句輪番登場。譬如為什麼説青藏高原的保護關乎亞洲氣候變化;庫布齊沙漠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沙漠變綠洲的地方,為治理沙漠的全球性難題提供了怎樣的中國經驗。

清水綠岸、魚翔淺底、鳥語花香、田園風光、海綿城市、藍天保衛戰、生態屏障、長江經濟帶、國家公園、美麗鄉村、留下鄉愁,這些近些年來高頻率出鏡的生態熱詞也在節目中生動解讀。

山水林田湖草,九個章回展開一部大氣磅薄的綠色發展新篇章

《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二季共分九場,經過深入解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構成要素,九場節目主題定位為綠水、青山、林草、濕地、沙土、生物、海洋、自然保護區和家園。它們和 “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態系統相呼應,全方位解讀和宣講生態文明思想,既突出重點,又兼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

聽參賽選手堪稱傳奇的中國故事

《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二季的選手同樣來自各行各業,但幾乎每個選手都有自己不同的故事。有的選手所經歷的往事、所從事的行業、所擁有的技藝,堪稱傳奇版的中國故事。

如開創“葉脈刺繡”的貴州女孩楊麗,把苗繡藝術和當地自然資源相結合,帶領村民把落葉變財富,實現脫貧。

來自國家電網的女飛行員馬洋,每天駕駛直升機在空中巡視輸電線路,練就了高超的飛行技術。為保護綠水青山,野外建設高壓塔時,她們把電力物件從空中準確投放在指定地點,從而減少對沿途森林和植被的傷害。

曾經在天眼FAST課題組學習實踐的沈宇洲揭秘天眼大鍋佈滿孔洞,為底下的動植物留出雨水和陽光的通道。

九零後小夥子馬菲峰,一個極度恐高症患者,竟陰差陽錯變身空中飛人,百米高空檢修高壓輸電線路,順便收穫俯瞰大美山河的特殊福利。

四川巴中美麗姑娘張嘉玲,作為一名留守兒童,地圖曾經是連接她和外出打工的父母之間的親情紐帶,卻意外打開了一扇通往幅員遼闊大美中國的窗,如今她成為一名地理老師,為家鄉一顆顆童心帶去心靈營養。

借助實物直觀呈現題目

在節目現場,通過實物和專業嘉賓直觀呈現競賽題目。譬如國家天文館的張超現場展示顯微攝影下,取自不同沙漠的沙礫形態,看似千篇一律的黃沙,竟然千姿百態,如晶瑩剔透的寶石。大自然不僅有氣勢磅薄的壯美,微觀世界也無比驚艷。

 北戴河砂礫

青島灘塗砂礫

青島灘塗砂礫

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的鄭新慶,現場展示美麗的珊瑚礁水世界。他所在的項目團隊在我國三亞、潿洲島等地開展了水下造礁珊瑚的苗圃培育,珊瑚礁生態修復等研究和示範工作,成果顯著。

珊瑚

珊瑚

在中國80%的自然保護區都安裝了紅外相機,這些“秘境之眼”以最獨特的觀察自然的視角,記錄下了最真實的動物狂歡節。這些罕見畫面以試題方式在節目中展現。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肖治術老師展示紅外相機鏡頭下的保護區,原來它們是這樣的存在。

在線虛擬再現大美中國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應用,把大自然搬到演播室也成為可能。為《綠水青山看中國》量身定做的VR虛擬互動産品,將使演播室小場景的虛擬動畫和大屏幕影像相互配合,細節更加生動。同步創設美麗中國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象。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綠水青山看中國》!

1月29日至2月6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19:44播出。

收視TOP榜
860010-11190656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