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部

四十年四十個第一:第一座城市高架橋

CCTV節目官網-CCTV-10 四十年四十個第一 來源:央視網2018年12月17日 17:05 A-A+

編導手記

  一座座高架橋形組成了一個城市的新面貌,一座座城市匯集成中國現代化的宏偉藍圖。高架橋這個城市現代化的標示建築物,屹立在每座城市裏,守望著每座城市,它是城市的最稱職的嚮導。

  6月份,我們導演組去廣州調研“第一次選美大賽”選題的時候,通過採訪對象沈怡老師提及,得知廣州人民路高架橋是中國的“第一座城市高架。往後因為其他原因,“選美”的選題擱置,高架橋的選題卻有了新的進展。

攝影師彭湃正在拍攝外景

攝影師彭湃正在拍攝外景

攝製組正在拍攝石安海的採訪

攝製組正在拍攝石安海的採訪

時任廣州市副市長,分管城市規劃的石安海老師在見面過程中,告訴我們當年人民路從1980年到1986年,廣州機動車從3萬輛增加到13萬輛,增加到10萬輛。非機動車主要是自行車,從107萬輛發展到了近160萬輛,交通量增長非常快,嚴重的影響了居民的出行,影響了整個城市效能的發揮。恰巧那一年是1987年,對於廣州來説重大意義的一年,因為第六屆全運會即將在廣州舉辦,面對即將激增的人流車流,石安海老師就將修建人民路高架橋的提議提上了日程。提及往事,石老師説:“當年,為了避免車子上路的噪音,他親自開車去橋走,感覺到路面一顛,就讓工人返工。還經常被笑話,説你要是做到一等的橋,把副市長的屁股蹬壞了。”

  給策劃高架橋活動的團市委沈老師安排的行動線是在高架橋“人”字路口。我跟沈怡老師約好在新亞酒店見面,在此之前我已與新亞酒店的經理聯絡好了拍攝問題,但到了之後,沈怡老師明確告訴我,他們當年是在新華酒店的租的一個小房間,並不是新亞酒店。但在拍攝之前做過相關的網上資料收集,所有的相關報道寫的都是新亞大酒店,而實際卻是新華酒店,我想這就是調研的必要性,找到歷史參與者,告訴大家當年的真實情況。於是上樓拍攝的內容被擱置了,臨時讓沈怡老師在高架橋的人行道上回顧,之後我們再去跟新華酒店商量相關拍攝事宜。頂著烈日,我們架著穩定器跟著沈老師走上樓梯,回望高架橋現在的面貌,因為穩定器的不好協調性,單是一個走路的鏡頭拍了不下10次,沈老師的背都被汗打濕了。

  沈怡老師就是在新華大酒店的一個與高架橋正面相對的房間忙活,挂彩旗,安排氣球,折2萬頂紙帽,徹夜通宵準備“高架橋迎六運萬人行”的活動的策劃及物料。我拍攝了新華酒店的窗戶,雖然沒用上,但是望著那間酒店小窗,我仿佛能望見那個不到10平方的酒店小房間,開著一盞暖光燈,包括沈怡老師在內的團市委幹事們,擠在一起策劃,安排,一群人的臉上儘是疲憊,但這些疲憊都被第二天對“高架橋萬人行”活動的期待所替代。

  同樣是在新華酒店的這個房間裏,1987年9月20日,《羊城晚報》記者朱穗風老師,拍下名為“人”的照片。然而因為他的時間問題,一直沒有碰上面,有點遺憾,不然他再拿著他手頭的攝像機再站在31年前同樣的位置再拍攝一張同樣的照片,畫面想必感人。

攝製組正在採訪廣州市民

攝製組正在採訪廣州市民

通過之前調研過“第一批五星級酒店之一——白天鵝賓館”的選題,認識了白天鵝酒店設計師林兆璋老師,在林兆璋老師的幫忙下,我們間接取得了陳加樹老師的聯絡方式,聽著陳老師的講述,感受到了設計師前輩們無窮的創造力和設計理念。其實早在早在1974年,北京已經建起了國內第一座城市立交橋——復興門橋。但復興門橋屬於下穿式立交橋,且為單體,無法為長距離高架橋提供借鑒。於是高架橋的設計師團隊只能自主設計,在設計過程當中,曾經遭遇過水渠遮擋問題,橋面基座掉落等從未遭遇過的難題,最終在設計師們的設計調整下,最終都一一解決。陳加樹老師在高架橋下方行走,他告訴我,那一年,他每天都騎著自行車在高架橋和單位之間來回往返,邊設計邊施工,無數個設計師騎著自行車在人民路高架橋下劃過的身影,匯成了眼前這座龐大的高架橋,它屹立在人民路中間,見證這31年來,屬於廣州這座城市的芳華。

  最後,想提及一下白天鵝的設計師林兆璋老師,第一次在白天鵝見他,他緊攥著白天鵝的介紹書,上面是當年白天鵝設計師的合影照,他就指著照片上的幾位設計師,手指在微顫地移動,説著很動容的話:“這個人不在了,這個人不在了,這個人也不在了,只剩下我和他還在,我今天想出來講話,是因為我覺得我再不講,可能就沒有人知道當年的情況了。”

  四十年的時間轉瞬即逝,在中國第一座城市高架橋——人民路高架橋的身後涌現出了一大批新型的高架橋。31年的時間過去了,高架橋越變越好,人越變越老。今後的時間依然會往前走,讓我們向前看,但過往的所有的經歷都不會被遺忘,所有的歷史都將擺在我們眼前,甚至還將更久遠,因為橋還在,一直都在。

編導:鄭海燕

收視TOP榜
860010-111909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