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節目官網-CCTV-13 焦點訪談

《焦點訪談》 20181212 改革開放 中國與世界

來源:央視網2018年12月12日 20:08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努力加載中,請稍後...
分享到: 手機觀看
點讚 收藏 評論 客戶端看 安裝央視影音客戶端,隨時隨地給你精彩!
相關稿件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發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約9.5%,世界上同比增長2.7%。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短短40年,中國就走過了許多發達國家兩三百年所走的路。那麼,中國為什麼能?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未來中國與世界合作發展的路又將怎麼走?面對一個個大問號,前兩天在廣州舉行的從都國際論壇上,與會國際精英碰撞思想,交流看法,給出了他們的真知灼見。

40年前,粵北貧窮的小山村,40年後,是廣州的後花園,山美水美,生活富足。在這裡,可以看到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縮影。12月10日到11日,200多位外國前政要和國際組織前負責人、中外專家學者、商界領袖出席從都國際論壇,他們中的很多人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目擊者,在他們眼中,40年的改革開放最令他們驚訝的變化是什麼呢?

羅馬尼亞前總理彼得·羅曼告訴記者,在中國改革開放期間,在中國有近8億人口脫了貧,這可以説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這個數字是美國人口數的2.5倍。

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告訴記者,2010年世界銀行宣佈世界實現了千年發展目標的第一條——極端貧窮人口比例減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使數以億計的人口脫貧,世界銀行的數據才得到了提升。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脫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70%以上。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精準扶貧”政策,5年來,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改變如此多人的命運,這在中國乃至人類減貧史上都史無前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曾稱讚道:“精準減貧方略是幫助最貧困人口、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宏偉目標的唯一途徑。中國已實現數億人脫貧,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它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潘基文認為,過去4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沒有人能想象中國能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40年前,中國的國民生産總值只佔全球的不到2%,但現在佔到了世界的18%,這是一個很大的提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認為,這在人類歷史上都可以説是非常顯著的成就,因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中國就能發展的這麼好。中國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騰飛,還包括消除貧困方面的舉措,中産階級的崛起,教育方面的矚目成就,當下各行各業都在創新,可以看到科技發展,人工智慧的開發,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

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已經有9個省的經濟總量超過5000億美元。5000億美元意味著超過了全球90%的國家經濟總量。其中有3個省,廣東、江蘇、山東經濟總量達到1.3萬億美元,相當於一個西方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成績單令世界驚艷,而科技的迅猛發展也遠超世界的想象。

伊琳娜·博科娃告訴記者,中國的許多城市,像深圳以前只是個小漁村,現在不僅是重要的港口,還是一個以創新聞名的城市。在中國,發明創造者和各種各樣的人才讓人印象深刻,他們將創造力與科技緊密聯絡在一起,在21世紀裏,讓科技更好服務人類。

羅馬尼亞前總理彼得·羅曼告訴記者,在專利申請方面,在過去15年,發達國家新專利的申請量驟減,而在中國,過去15年,專利的授予量卻在不斷增長,每年的增長率超過了12%。

澳中商會前主席吉姆·賀樂為告訴記者,可以看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大力推動促進科技創新的政策,中國政府在科技創新方面投入很大,這種投入不是其它國家可以媲美的,現在中國越來越成為科技主導型的國家。

1978年,中國決定改革開放。起初,中國這樣的決策,國際社會並不看好,當時的美國《時代》雜誌曾質疑:“他們的目標幾乎不可能按期實現,甚至不可能實現。”40年過去了,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這被世界稱為“中國奇跡”。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介紹,領導人帶著國家走什麼道路最重要,路線錯了,全盤錯了。路線確定了,中國13億人怎麼帶動往前走,所以他有堅強的組織力。所謂組織力就是行動力。

在強有力的領導下,中國抓住了全球化的機遇,將自己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緊密相連,在開放合作中,推動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社保醫療等全方面的社會發展,這不僅僅惠及了中國的百姓,也惠及了其它國家的人們。

哥倫比亞前總統安德烈斯·帕斯特拉納告訴記者,現在拉美的主要經濟驅動來源是中國,過去能夠實現快速發展主要原因是中國,因為中國是大宗商品的主要買方。中國從南美洲進口了大量的大宗商品,通過向中國出口,拉丁美洲的經濟穩定增長。

莫桑比克前總統若阿金·希薩諾認為,非洲的發展毫無疑問是受益於中非之間的政治經濟合作共贏,中非之間的友誼源於民族獨立戰爭時期,在雙邊的努力下,中非的合作開發讓非洲大陸處於比較和諧的狀態。

合作共贏,不但是本屆論壇的主題,也是與會嘉賓們的共識:身處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發展,只有攜手合作,才能面臨共同的挑戰。當今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明顯增多,特別是日益升級的貿易戰正在成為世界經濟最大的“信心殺手”。貿易戰之前,全球貿易本已實現了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快增長。然而,貿易戰使這一增速和多邊貿易投資體系面臨巨大風險。

國際環境複雜多變,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上一個40年很輝煌,下一個40年怎麼走,也是論壇關注的焦點。中國的立場很堅定:“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在重重挑戰面前,中國的改革開放沒有止步,“一帶一路”倡議就是深化改革開放的新舉措。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很大程度上是現在走向世界的一個新的設計,其最重要的目的不僅是互聯互通,而且是能夠和世界建立起利益、責任、命運的共同體,所以“一帶一路”的本質是共商、共建、共享,在這個過程當中,不僅要人心相通,而且道路相通,政策溝通。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帶一路”是展示今天中國擁抱世界,新的活力,新的形象的非常重要的一張名片。

今年是“一帶一路”提出的第5個年頭,5年來,在參與國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從倡議變為現實。在論壇的茶歇區,不斷有嘉賓駐足於“一帶一路”的展板前。他們告訴記者,“一帶一路”是全球歷史上最重要的倡議之一,體現了中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

“一帶一路”倡議是應中國自身發展所需,同時也是應其它國家發展所求。

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倡議對全世界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中國在市場的開放、提倡自由貿易方面都起到了&&作用,這不是紙上談兵,而是付諸於實際行動。與世界各國合作各種項目、助力其它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鼓勵中國商品銷往世界各地,也歡迎世界各國的企業來到中國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商品和服務,這是未來和平發展的樣子。

2018“從都國際論壇”從議題設置到嘉賓發言,都清晰地向外界傳遞了積極的信號:加強開放合作是應對當前全球挑戰的關鍵所在。開放,既是發展自身的需要,也是造福人類的大業。合作,既是解決問題的前提,也是社會進步的關鍵。“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鏗鏘有力的中國聲音,既是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承諾和主張,也是對促進全球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態度和擔當。

  • 視頻簡介
  • 欄目介紹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12日 20:08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發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短短40年,中國就走過了許多發達國家兩三百年所走的路。近日,在廣州舉行的2018“從都國際論壇”上,與會國際精英碰撞思想,交流看法。當今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明顯增多,加強開放合作是應對當前全球挑戰的關鍵所在。(《焦點訪談》 20181212 改革開放 中國與世界)